熱門搜尋:

十五運|快速通關體驗佳!公路單車男子個人賽首橫跨粵港澳

2025-11-09 07:13:47 體育
●參賽選手經過港珠澳大橋閘口。 新華社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方俊明 珠海報道)全運會史上首次跨越粵港澳三地的賽事、十五運會男子公路單車個人賽昨日開賽。是次賽事創新採用「前置查驗+閉環管理」模式進行,選手途經三地口岸時無須踩剎車實現「零接觸」快速通關。作為全運會史上賽道最長的單車公路賽事,長達231.8公里的賽程對選手的體力分配以及隊伍戰術是極大考驗。歷經5個多小時的激烈角逐,山東隊選手劉志城以領先約半個身位的微弱優勢奪金。有香港選手在賽後受訪時表示,三地合辦比賽流暢,港隊達到了預期目標。有沿途圍觀及為選手打氣的市民表示,難得有跨越粵港澳三地的賽事舉行,故特意到現場觀看。

作為十五運唯一跨越粵港澳三地的跨境標誌性賽事,男子公路單車個人賽的通關模式備受關注。開賽前夕,香港文匯報記者在賽事起點附近設置的「前置查驗區」看到,參賽選手昨日上午7時許已陸續抵達起點珠海博物館進行前置查驗及熱身,海關關員和邊檢民警採用移動查驗設備,高效細緻地為比賽選手完成查驗手續,實現查驗模式從口岸傳統的「固定點辦理」到隨時隨地「掌上辦理」。

每位選手佩戴的「無感通關手環」較去年測試賽和今年模擬演練進一步「更新」,技術團隊對系統AI(人工智能)算法進行升級,並優化了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識別「手環」的佩戴舒適度,而「手環」啟用的國產跨境無感通關系統,保障了選手在粵港澳三地間實現「零接觸」快速通關。

●參賽選手從起點出發。 中新社

此次比賽共有來自全國各省及港澳地區的23支隊伍及2名個人選手,總計103名選手參賽,包括9名香港選手,包括朱浚瑋、劉允祐、繆正賢、伍柏亨、吳森鐳、曹棨光、胡俊賢、游秉璋及張仕浩出賽,希望爭取今屆首面單車獎牌。賽事於上午9時在珠海博物館鳴槍起步,賽程達231.8公里,為全運會史上賽道最長的單車公路賽事,極大地考驗着選手們的意志與耐力。

港人特赴珠海觀起步

今次的跨境賽事吸引三地不少市民及單車迷提早在沿途「霸位」觀賽,有香港市民更特意到珠海觀看賽事起步情況,當中有市民表示在賽前便到珠海,住了一晚,昨日上午到起點觀賽,有珠海當地居民則表示第一次有這種大型運動會在家門口舉行,故感到興奮,昨早觀看起步情況。

上午約10時30分,一眾選手陸續在港珠澳大橋香港連接路現身,而港珠澳大橋在賽事期間臨時封控,該賽段為比賽的重要「分水嶺」,大橋上的橫風影響不可小覷,選手需具備出色的控車能力和應對側風的技巧。有單車迷表示,有經驗的車手採取梯隊騎行方式減少風阻,這也是此次觀賽的一大看點,可觀察選手如何在大橋開闊路段組織隊形、輪流破風。各隊的配合默契度與選手在補給點的能量補充策略也成為車迷的焦點。

車隊經港珠澳大橋進入香港後,賽程約一個半小時,經順朗路、北大嶼山公路、竹篙灣公路、神奇路、幻想道後折返港珠澳大橋香港連接路,前往橫琴並返回珠海博物館的終點。其間,大批香港市民到大嶼山香港迪士尼樂園的幻想道公眾觀賞區觀賽,有學生手持國旗和區旗為選手打氣。有市民表示難得有賽事跨越粵港澳三地進行,故特意搭車到場觀看。有學生表示以往只在電視熒幕上觀看賽事,今次是首次到現場觀賽。

經過5個多小時的激烈爭奪,獎牌大熱的山東隊選手劉志城以5小時17分05秒、領先約半個身位的微弱優勢獲得冠軍,北京的薛超華緊隨其後,雲南的胡海杰則奪得銅牌。朱浚瑋排名第15,是港隊9名車手中最佳,張仕浩以第二十一名完成。

劉志城賽後表示,對港珠澳大橋賽段的印象最為深刻,比賽中體驗到連續起伏路的同時,驚嘆國家以精湛的技術建造出如此宏偉的跨海大橋,在港澳段騎行時亦感受到港澳觀眾的熱情。

港將讚比賽流暢 合辦賽意義非凡

排名第24名的香港選手游秉璋受訪時坦言,第一次騎行港珠澳大橋,挑戰較大,沿途比較大風,但能夠往返珠港澳三地騎行,是一次挺新奇的體驗。他更感受到了三地沿途觀眾的熱情,尤其在香港段,更有一種「主場」的感覺。「粵港澳三地合辦賽事非常難得,海關等部門配合得好,今次是很不同的全運會。」

排名第21名的香港選手張仕浩表示,今次粵港澳三地合辦賽事,通關非常順利,可以很流暢地比賽。他期待粵港澳三地今後能多合辦賽事,認為協同合作辦賽意義非凡。

選手「無感通關」「一地驗放三方互認」

(記者 方俊明 珠海報道)跨越粵港澳三地的十五運男子公路單車個人賽,一眾選手昨日6次實現「無感通關」。整個過程無須人工干預,大幅提高了通關效率,並構建了覆蓋賽前、賽中、賽後全流程的智慧通關管理體系。

為助力參賽選手實現「無感通關」,此次啟用的國產跨境無感通關系統具備三大創新功能:賽前通過人臉識別和RFID技術快速核驗身份,賽事中利用無人機以及電子圍欄全程監控,賽後自動完成通關核銷。值得關注的是,該系統還配備了應急處理機制,倘遇上運動員退賽等突發情況,系統會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協助相關部門快速處置。

「為保障跨境賽事順暢進行,該站聯動港澳出入境管理部門在監管互認、信息互通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賽事期間實現出入境信息『一地驗放,三方互認』。」港珠澳大橋邊檢站相關負責人對香港文匯報表示:「本次比賽構建起了粵港澳三地出入境管理部門聯合辦賽的新模式,我們將總結此次運作經驗,持續探索更多跨境活動新場景,為三地旅客提供更便捷、更智慧的通關服務。」

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珠海賽區執委會副秘書長、執委會競賽部部長、單車(公路)競委會副主任閔雲童表示,此次跨境賽事的順利舉辦,不僅體現了粵港澳聯合辦賽的能力,也為未來大灣區舉辦更多跨區域體育賽事與人文交流活動積累了寶貴經驗。「這不僅是體育賽事組織模式的一次突破,更是推動『人文灣區』與『體育灣區』建設的重要實踐。」

點此進入「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專題

責任編輯: 孫嬌嬌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