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河套發展署引才新策 首向港澳招三名助理署長

2025-11-06 07:43:18 灣區人才
●河套發展署近日公開選聘三名港澳籍高端人才,擔任綜合、科技、產業三大領域助理署長。圖為香港科技大學科研人員在河套深圳園區內進行研究。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胡永愛 深圳報道)近日,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署(以下簡稱「河套發展署」)發布招聘信息,公開選聘三名港澳籍高端人才,擔任綜合、科技、產業三大領域助理署長。這是河套發展署自2024年1月成立以來,首次公開選聘港澳籍高端人才,成為深圳園區「引才留才」的又一創新舉措。

在招聘公告中可以看到,深度了解港澳、具備全球視野,是三位助理署長選聘的重要條件,這也與港澳籍人才熟悉港澳及國際市場規則、具備多元語言優勢、擅長跨境資源對接的優勢相契合。例如科技領域的助理署長,其職責首先要進行科研資源的鏈接,系統對接香港、澳門及國際頂尖高校、科研院所及創新型企業;還需要推動全球頂尖科學家實驗室等高端創新平台,以及高水平科研人才向深港園區雙向布局等。這就要求科技領域助理署長,不僅得熟悉國際科技創新規則及科技項目管理,更要對全球科技前沿趨勢有深刻洞察和前瞻判斷能力。

藉人才融合助力深港制度銜接

此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鼓勵港澳居民中的中國公民依法擔任內地國有企事業單位職務」,近幾年,港澳籍人才參與大灣區區域治理的步伐日益加速。在廣州南沙、深圳前海等重大合作平台的公務員隊伍中,都能看到不少港澳人士的面孔。此次高端人才的遴選,是河套合作區以人才融合撬動深港制度銜接的關鍵舉措,也是深港合作發展到相對成熟階段的必然需求。

目前,河套深圳園區已集聚科研人才超1.5萬人,與2021年相比增長2.5倍。其中,港澳人才超千人,香港應科院、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中心等68家國際化科創主體也選擇在這裏發展。

2019年,舒糖科技入駐了河套深圳園區,負責人何耀威見證了園區這些年的發展與繁榮:「我們和河套發展署經常打交道,能感受到他們是全心全意在為河套企業服務。」何耀威坦言,河套深圳園區企業眾多,河套發展署工作繁忙,因此並不能完全兼顧到每家企業。如果有港人應聘助理署長,就可以為港企建立一個專屬的發聲渠道,為企業與政府搭建一座傳達理性需求的橋樑。「更何況這些助理署長同為港人,他們又熟悉特區政府、港科研機構、產業園的運作,我們在對接上一定會更方便、順暢,我也相信他們會幫助園區出台更多適合我們的政策。」

港企冀設基金利項目投融資

港企山河半導體入駐河套深圳園區2年,CEO劉振韜每天從屯門經由河套一號通道前往深圳上班,僅需要花費半個小時。「交通的便利性,港人港稅的好政策,對於香港人才來說都很重要,河套深圳園區在這些方面都已經做得很好,所以我相信很多符合條件的香港人才均會有意願報名助理署長的職位。」

作為一家正在快速發展的初創企業創始人,劉振韜對於「推動產業布局、政策落地、招商引資及服務」的產業領域助理署長尤為感興趣,因目前階段企業最困難的不是技術,而是資金持續穩定的引入。「我希望產業領域助理署長上任後,可以盡快深入了解我們這些入駐港企的技術與產品,最終或可牽頭成立合作區自己的基金,進行優秀項目的投融資,助力我們能更好地發展壯大。」

港高校:三崗位共撐深港協同創新

香港科技大學是最早入駐河套深圳園區的香港高校之一。香港科技大學深港協同創新研究院執行總監高凌雲表示,這三個崗位從不同維度共同支撐起河套深港協同創新的生態系統。對研究院而言,三者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譬如,科技領域的助理署長直接關係到科研規則的銜接、國際資源的導入以及重大科技項目的落地,這些都是我們目前推進跨境研發與轉化的關鍵。另外,這次招聘中『對優秀者放寬學歷限制』,也說明河套深圳園區更看重實際能力與經驗,這非常有利於吸引具有國際視野與實踐經驗的港澳及海外人才。」

●位於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的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資料圖片

學者:三崗招才深港雙贏

近日,國家移民管理局發布公告,實施10項移民和出入境管理服務政策舉措。其中提出「支持促進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生產要素高效跨境流動」:對高新技術、高端製造等重點企業機構往來港澳備案人數名額予以傾斜;為經常進出合作區的企業機構工作人員提供邊檢快捷通關便利……「這些政策在這個時候出台,可以幫助深圳園區更好地吸引港澳人才,並讓他們願意長期任職於此。」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謝來風表示。

進入兩地規則深度銜接階段

河套發展署為深圳市政府直屬事業單位,按照法定機構模式運作,負責統籌推進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建設發展。謝來風提出,此次助理署長的選聘,是深圳園區在體制機制上的一大創新與探索。

「從招聘條件可以看出,這三個崗位的設立,是為了利用河套合作區這一平台來強化深港兩地的融合,推動科技產業的發展。」謝來風指出,《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發布兩年來,吸引了深港兩地企業、高校、機構等入駐,深圳園區的科研要素與資源已形成集聚效應,接下來進入規則機制深度銜接、兩地科研科技創新深度合作的階段,「助理署長的招聘,正是一個好的開端」。

謝來風認為,港澳人才擔任助理署長可以帶來香港和國際在科技創新上的制度和規則,進行融合,對港企、高校及機構無疑是熟悉且有利的;另一方面通過港澳人才對接國際資源,也能推動內地企業走出去、開拓市場,「對深港雙方皆有益處。」

三位助理署長職責一覽(部分)

科技領域

●系統對接香港、澳門及國際頂尖高校、科研院所及創新型企業,推動在河套合作區共建聯合實驗室、研發中心和技術轉移平台,促進跨境科技資源互聯互通。

●推動全球頂尖科學家實驗室、卓越研究中心、頂尖企業研發中心等高端創新平台,以及高水平科研人才、創新團隊與海外留學經歷人才向深港園區雙向布局。

●參與重大科技項目的策劃、立項與可行性論證,構建國際化項目評審機制,引入國際專家參與評估。

綜合領域

●全面掌握政策動向、項目進展與合作機遇,在粵港澳科技合作、跨境治理、國際規則對接等重大事項上提供專業諮詢、分析研判和決策支持。

●深度參與並協調解決深港跨境科技創新項目在規劃、審批、監管等環節的難點堵點,推動落實適應河套合作區發展的創新管理模式與政策解決方案。

●策劃並組織實施深港雙方園區的各類交流活動,包括高層會談、專題論壇等。

產業領域

●制定重點產業發展方向,推動產業布局、政策落地、招商引資及服務。

●系統對接香港、澳門及全球世界500強科技企業、獨角獸企業與高端產業平台,推動其在河套合作區設立區域總部、研發中心或產業化基地。

●推動形成以港澳優勢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為特色的跨境產業集群。

來源:河套發展署網站

責任編輯: 張岩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