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我們朝着做一部最佳優秀影片而努力。」《日掛中天》的獲獎,讓中國創作者的表達能快速被海外看見且認可。同步,大家也意識到:電影作為一個娛樂產品,除了藝術的表達,也一定要提供好的娛樂性。
「《寄生蟲》拿到奧斯卡最佳影片時,當時我也非常激動。」馬雙坦言,接下來也要去拍這樣直抵人心的作品。製片人對一部電影的發掘,有時候也可以從一種情緒的探尋來開始。就好像現在的很多人,為什麼不快樂,或者說很難快樂。帶着這樣的思考,馬雙覺得,「作者電影更像是給大家的精神找一個家園。」她援引《年少日記》《破·地獄》這些香港近年冒出的口碑佳作。她也了解到,這些都是創作者在資金有限等極端創作條件下推出的電影,但它們的的確確在撫慰人心。
「現在很多電影,讓大家覺得電影不好看了。」馬雙認為,關鍵在於多樣化的提供和選擇。例如,商業電影繼續做好大眾娛樂的表達,作者電影更需要對這個世界抱有一些理解和和洞察。
「做電影,不要有命題的東西。而是看看我們的土壤是如何支撐我們的?」作為出品人,陳有方認為除了給資金、給空間予創作者,他更希望大家給自己的想法,然後大膽照着自己的想法去做。他也說,以前覺得票房好就是最大的獎勵,但藝術的獎勵現在看來是無窮的。「得獎真的會讓行業人士也更自信,會對來自本土的判斷、創造力、組織能力更加有信心。這是可以支撐行業走向更遠的。」作為年輕的電影投資者,他挺胸昂首,接受迎面走來的祝賀。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