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小哲
11月3至5日舉行的香港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為國家對接國際高端金融資源、推進金融市場制度型開放建立紐帶,進一步強化了香港作為國際資本與內地市場雙向流通樞紐的核心價值。從國際金融格局來看,本次峰會正引發全球資本流動的結構性變革與路徑重塑。在全球資本配置層面,推動資本向亞洲市場再平衡,促進國際資本通過香港布局內地重點領域;在數字資本領域,憑藉監管政策優化強化香港樞紐效應,吸引全球數字資本匯聚;在綠色資本領域推動香港成為國際綠色資本集聚與流動的重要節點。
何立峰副總理在峰會上的致辭,從國家戰略層面為香港的發展提供三重核心支撐,明確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路徑。香港金融樞紐價值被重新定義為國家金融開放的「試驗田」、全球治理改革的「參與者」、變局中的「穩定器」。香港的發展底氣源於國家的支持。致辭中充分肯定了香港在中央支持下為國家改革發展作出了獨特而重要的貢獻,明確指出「十五五」規劃建議必將為香港帶來新的重大發展機遇。
全球價值體現在治理參與。致辭中強調在習近平主席關於全球治理的倡議,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提供指引、注入動力。香港憑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的定位,既熟悉國際金融規則,又懂內地市場邏輯,已然成為全球金融治理的實踐先行者。香港積極推動跨境理財通、債券通深化,參與綠色金融標準對接,都是將治理倡議轉化為市場動能的具體舉措。
開放動能來自制度突破。致辭中指出,將持續擴大高水平制度型對外開放。全球經貿金融體系存不確定性,香港依託「一國兩制」推動制度型開放,在規則對接、市場互通上逐漸實現深層次突破,為內地與國際資本提供通道。香港財富管理業務持續增長,證明了制度型開放的吸引力和優越性。此次峰會正標誌着內地金融開放邁入新階段,香港的角色正從單純資金通道轉型為制度對接橋樑。
即將到來的第八屆立法會選舉,是香港金融戰略從政策設計走向落地執行的關鍵制度支撐。香港正處於「一國兩制」制度優勢與國家戰略機遇的重要時期,新一屆立法會議員如能繼續致力於創新與監管並重,兼顧國際化與國家安全,在吸引國際資本的同時築牢敏感領域安全防線;統籌短期效應與長期發展,堅持市場質量優先原則,通過創新制度縮短產品研發周期、提升國際競爭力;繼續推進綠色金融法律框架構建,推動綠色融資相關領域發展,將有助於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更將為國家金融對外開放提供可複製的「香港方案」。
(作者為重慶市政協委員、東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副總經理、法學博士)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