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將迎來本年度第二次「超級月亮」。這是2025年三次「超級月亮」中離地球最近的一次,也是年度最大滿月。當日21時19分,我們能在夜空中看到這輪「滿月MAX」。
為什麼滿月也分大小?每年的最大滿月出現有啥規律?地球上的人類能看到月球球面的多少?天文科普專家為你揭開年度最大滿月背後的天文奧秘。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說,年度最大滿月是每年幾次「超級月亮」中最接近地球的一次。什麼是「超級月亮」?簡單來說,「超級月亮」需滿足兩個基本條件:圓和近。
當地球處在月球和太陽中間,月球朝向地球的部分被太陽完全照亮,此時從地球上看到的月亮最圓,即為滿月。
一個公曆年有12次或13次滿月,各有遠近之別。若滿月時月球位於近地點附近,地月距離比平時小,人們看到月亮的視直徑就比平時大,這樣的滿月即稱為「超級月亮」。從天文學的角度,一般將其稱為「近地點滿月」。
「通常來說,出現『超級月亮』時,滿月時刻與月球到達近地點的時刻之間間隔會小於24小時。一般一年當中可能出現2至3次『超級月亮』,其中最接近地球的那次即為年度最大滿月。相比年度最小滿月,最大滿月的視直徑大了14%左右,視面積大了30%左右。」王科超說。
2024年最大滿月出現在10月17日、2023年出現在8月31日、2022年出現在7月14日……年度最大滿月出現的公曆日期有何規律?王科超表示,月球過近地點的平均周期約為27.55天,滿月出現的平均周期為29.53天,二者不同步,導致滿月位於近地點的時間逐漸向後「漂移」。具體來講,相鄰兩次年度最大滿月出現的公曆日期逐年後移,間隔13或14個朔望月。
「超級月亮」發生時,我們還可以看到月亮的一點「側顏」。很多人認為,由於潮汐鎖定,月亮始終以同一面朝向地球,因此我們最多能看到月球表面的50%。「而拉長時間線看,實際上地球上的我們總計可以看到約59%的月面。」王科超解釋,由於月球軌道為橢圓形,且月球的赤道面與其繞地球運行的白道面之間存在很小的傾角,月球在圍繞地球公轉時,月面像在「上下左右輕輕搖晃」,這在天文學上被稱為天平動。
這種輕微的搖晃讓月球的邊緣地帶輪流出現或隱藏,在不同月份,我們所看到的滿月,邊緣處有所不同。「超級月亮」時,月球在近地點附近,此時月球公轉速度比自轉速度快一點,導致我們能夠看到其東邊緣後面的一點「側顏」;而當月亮在遠地點時,能看到其西邊緣後的「側顏」,因此,通過長期觀察,我們總計可以看到的月面面積大於一半。
(來源:新華社)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