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財評|時富金融:中美關係緩和與政策周期共振

2025-11-04 17:10:38 財評

撰文:時富金融研究部

隨着中美元首會晤,全球宏觀不確定性顯著緩解,市場焦點從外部地緣風險轉向各國經濟內部的結構優化與產業趨勢演化。在此背景下,全球資金配置的邏輯發生調整,資產輪動尋找下一個平衡階段。

在海外市場方面,權益資產表現分化,美債則因利率預期波動而下跌;美元指數小幅走強,貴金屬在經歷前期高位回調後趨於穩定。

內地市場則展現出結構性活躍的特徵:上證綜合指數圍繞4,000點波動,科技創新與周期性風格實現再平衡;固收類資產在央行重啟國債買賣的預期下整體上漲;南華商品指數微幅回落。

整體而言,中美貿易達成階段性共識、「十五五」規劃輪廓漸明,以及美聯儲持續推進減息周期,共同鞏固了內地權益資產中長期向好的基礎。

從行業層面看,對美出口佔比較高的消費電子、家電、紡織等行業,將直接受益於關稅稅率的降低,從而有效緩解成本壓力並提升出口競爭力;科技板塊,尤其是半導體和人工智能等領域,隨着美方暫停實施出口管制,行業估值有望修復;航運和造船板塊則因美方暫停對華海事、物流和造船業的301調查措施,經營壓力得到顯著緩解;同時,美國上市的中概股也將受益於整體經貿環境的改善及TikTok個案的妥善解決,市場信心有望持續回暖。

政策預期主導 主題投資進入活躍窗口

隨着第三季報披露的結束,A股市場進入約三個月的業績真空期。雖然科技成長仍有望維持高景氣度,但部分高位板塊籌碼的擁擠也可能促使成長板塊內部的擴散與輪動,市場交易邏輯由短期盈利驗證轉向對中長期產業趨勢與政策導向的預期博弈。從歷史規律看,五年規劃建議稿發布前後,往往會催生具備持續性的主題投資機會。

結合當前時點,11月至12月上旬歷來是市場活躍資金集中參與的時期,主題投資的活躍度有望上升。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十五五」規劃中可能重點布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如「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航空航天、新能源等方向。

流動性環境維持寬鬆

從流動性角度看,國內外環境均對資本市場形成支持。美聯儲在前期減息後,全球美元流動性邊際改善,人民幣匯率保持相對強勢,近一個月內美元兌離岸人民幣匯率從7.15的高點回落至7.12附近,這有助於穩定外資流入的預期。內地方面,央行重啟國債買賣操作,也向市場釋放了明確的流動性調節信號。在多重利好因素疊加下,投資者可在控制波動風險的前提下,積極關注政策導向明確、具備長期成長潛力的主題領域,把握新一輪結構性行情的機遇。

(題為編者所擬。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