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中大醫院逾千項收費本月起減價 次階段婦科骨科等下月起調整

2025-11-04 08:22:13 香港
香港文匯網製圖(設計:何雨洋)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第一階段收費調整已於本月1日起實行,涉及超過1,300項收費。(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木又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芷珊)香港中文大學醫院自2021年初啟用以來,被指收費偏高,不符當初「中價位偏低」水平的目標。為確保收費合理兼屬市民可負擔水平,香港中文大學醫院昨日宣布價格調整安排。第一階段收費調整已於本月1日起實行,涉及超過1,300項收費,例如預防子宮頸癌,生蛇等常見疫苗會減價,新一代生蛇疫苗的減價幅度更近三成。較高使用量的泌尿外科、眼科、內視鏡服務、放射診斷服務及病理科服務也減價。第二階段收費調整將於下月實行,涵蓋婦科及骨科等項目。院方指目前收入穩定增長,相信價格調整有助提高市民信心並帶動服務使用量增加。 

獲政府貸款逾40億元興建的中大醫院,早前獲兩度順延共5年至2028年才開始還款。最新賬目仍然虧損,病床使用率只有約六成,院方昨日宣布透過調整收費,提升使用率。

●左起:鍾健禮、馬凱雲。(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木又 攝)

中大醫院行政總裁鍾健禮表示,一直重視各界意見,雖然對中大醫院服務的反饋尚佳,但涉及價格的負面反映頗多,例如部分項目被指較全港收費最高的醫院更昂貴;部分收費項目更被認為不符合大眾預期,甚至遭質疑項目不應如此收費等。

他強調,調整價格的首要目標是回應病人需求及提升收費靈活性,並重新審視自身成本及對標市場價格。

他指出,該院價格定位必須契合「中大領航,醫研惠民」的理念,由於資金有相當的公營屬性,因此必須履行社會責任,願景是提供合理及透明的價格,讓市民得到尖端及優質的醫療服務,成為香港公私營醫療體系之間的橋樑。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候任財務總監馬凱雲指出,價格調整檢討主要圍繞三大項目類別展開,包括按個別服務項目逐項收取的醫院收費、以打包定價模式收取治療或手術服務費用的定價收費,以及因非辦公時間安排額外人手而衍生的附加費。

324項收費凍結 僅13項加價

院方於第一階段共檢視1,358個收費項目,共有1,011項(74.4%)減價、324項(23.9%)凍結收費;另有十項中大醫院定價收費項目轉為醫生綜合定價收費項目以提升服務靈活性,但有13項經成本審視後適度加價,主要涉及泌尿外科及病理化驗服務,因手術會有併發症風險等。

胃鏡切除瘜肉日間手術減600元

減價方面,馬凱雲指眼科服務減價目標是提供更多治療選擇,例如在更換人工晶體手術的定價收費中增設多焦距及散光人工晶體選擇,以及新增18項中大醫院定價收費及醫生綜合定價收費項目。內視鏡服務減價則可提升服務靈活度,例如胃鏡切除瘜肉的日間手術原價13,700元,已下調至13,100元,其他私家醫院收費則為14,400至16,540元。

3款疫苗接種亦同時減價,包括新一代帶狀疱疹(生蛇)疫苗、9合1 HPV子宮頸癌疫苗,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手術室附加費、深切治療及加護病房收費亦優化收費機制,晚上10時前的手術維持基本手術室收費,與市場看齊。被問到調低價格會否降低醫療質素時,鍾健禮強調絕不會「將貨就價」,反而已為前線醫護人員加薪,並透過精簡後勤和管理節省行政開支,預計每年可節省逾2,000萬元。

對於特區政府醫務衞生局建議規定所有私營醫療機構公開收費表,中大醫院會全力支持,提升透明度。

●鄭先生。(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木又 攝)

【熱點民議】病人:最好全院所有項目都減價

鄭先生:我在中大醫院接受物理治療,共花約10萬元,減價當然是好事,不少病人都可以省錢。但我希望不只是這1,300個項目受惠,最好全院所有項目都能減價。

●池小姐。(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木又 攝)

池小姐:我在這裏生孩子花了十幾萬元,但服務態度確實比其他公立醫院好,擔心減價導致服務質量下降。除非某個科室服務特別突出或價格划算,否則我不會推薦親友來看病,畢竟現時很多人北上看病,香港醫療費用還是偏貴。

●陳小姐。(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木又 攝)

陳小姐:雖然我未曾在該院求醫,但減價當然好,更接地氣,讓更多人享用醫療資源。不過,大多數人還是會優先選擇公立醫院,畢竟私院即使減價,可能仍要花費幾萬元甚至十幾萬元,除非是情況緊急才考慮私家醫院。

責任編輯: 孫佳藝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