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玉淵譚天丨從釜山會晤看「歷史主動」:看長遠、馭大局、做更好的自己

2025-11-03 18:03:07 國際
△當地時間10月3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釜山同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會晤。(新華社)

10月30日,習近平主席在韓國釜山同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會晤。

這次會晤,充分展現了元首外交的戰略引領性。「歷史主動」,是譚主從這次會晤中讀出的關鍵詞。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把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同世界各國分享發展機遇。

這次會晤給出了當前中美關係保持總體穩定的判斷。在元首會晤的戰略引領下,中美雙方在多個領域達成加強合作的共識。會晤中雙方都同意保持經常性交往,加強在經貿、能源等領域合作,促進人文交流。

中美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兩個大國尋找正確的相處之道,既要回望歷史,也要着眼現實,更要立足於全球格局。

度之往事,驗之來事,參之平素,可則決之。

中美兩國做夥伴、做朋友,這是歷史的啟示。

在過去70多年的發展歷史中,中國清晰地向美國傳遞了自己的成功密碼和戰略目標。

中國沒想過挑戰美國、取代美國。事實上,從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到「相互成就、共同繁榮」,中方對中美關係的認知,一以貫之。

做夥伴、做朋友,意味着美國不應該把中國視為主要的戰略競爭對手,妄圖對華極限施壓。中國不惹事,也不怕事。歷史已經昭示我們,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

從中美關係「破冰」到現在,互利共贏始終是中美彼此最大的黏合劑。

中國是對世界經濟增長年均貢獻率最高的國家。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美國對華出口快速增長。中國是美國43個州的前五大出口市場。

中美經貿合作也從「邊緣領域」成長為中美關係的壓艙石,兩國貿易自建交以來增長了200多倍。從歷史的啟示出發,經貿應該繼續成為中美關係的壓艙石和推進器,而不是絆腳石和衝突點。

回望歷史,中美關係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但雙方能在看長遠利益的大格局中「算大賬」,中美關係才能屢屢「柳暗花明」。

中美關係從歷史走來,共同利益不是減少了,而是更多了。

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

不論是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還是國內經濟健康發展,中美兩國都面臨新的挑戰和任務。中美做夥伴、做朋友,就能從彼此發展中獲益,當對手、當敵人,就只能惡性競爭,互相傷害。

中美兩國國情不同,難免有一些分歧,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時而也會有摩擦,這很正常。

中國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美國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這是兩國的國情差異。

中美的差異決定了兩國當下的比較優勢不同,國際分工不同。這種不同,恰恰意味着雙方可以優勢互補。

實際上,綜合考慮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本國企業在對方國家投資設立的分支機構的本地銷售額,中美雙方經貿往來獲益大致平衡。中美雙方都是多邊主義和全球化的受益者。

實踐已經證明,只要中美雙方不折不扣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就有可能求同存異,推動兩國關係穩下來、向前走。只要雙方能回到對話溝通的正確軌道,增進理解,就有可能推動彼此超越分歧。

中美元首釜山會晤結束後,中方宣布了中美經貿團隊吉隆坡磋商的成果共識。

其中提到,美方將取消加徵的10%所謂「芬太尼關稅」,加徵的24%對等關稅將從「暫停90天」改為繼續「暫停一年」。中方將相應調整針對美方上述關稅的反制措施。美方將暫停實施其對華海事、物流和造船業301調查措施一年。美方暫停實施相關措施後,中方也將相應暫停實施針對美方的反制措施一年。

這一結果,也充分證明了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鑄造了我們的戰略定力和發展自信。

在會晤中,習近平主席強調,中國將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着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推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相信這也將為中國與全球各國,包括中美之間的合作開闢更廣闊空間。

中美的正確相處始終關乎全球的和平穩定和繁榮發展。

正像習近平主席所說,中美在地區和國際舞台也應該良性互動。當今世界還有很多難題,中國和美國可以共同展現大國擔當,攜手多辦一些有利於兩國和世界的大事、實事、好事。

大國,理應承擔起更大的責任、展現更多的擔當。

明年可期,中國將擔任亞太經合組織東道主,美國將主辦二十國集團峰會。

亞太地區是全球經濟最具活力的增長帶,其經濟總量佔全球六成以上,貢獻了約七成的全球經濟增長;G20則是涵蓋全球85%GDP和80%貿易量的重要經濟合作論壇,其成員構成兼顧了不同地域和發展水平的國家。

用好這兩個平台,對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有着重要意義。中美的相互支持,不僅能成就彼此,也將向世界傳遞出團結協作的積極信號。

曾經,中美為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推動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中美雙方也曾攜手打擊恐怖主義、應對金融危機、阻擊埃博拉病毒、引領達成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為全球注入信心。

在地區事務中,中美也能攜手發揮作用,尤其是地區安全事務。推動地區熱點問題解決,本就是中美雙方的共同關切,雙方完全可以找到共識,形成配合。

多辦大事、實事、好事,這是中國自覺把握「歷史主動」的擔當,更是回應世界對中美的期待。

(來源:玉淵譚天)

責任編輯: 何雪沫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