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胡若璋)日前,廣東省影視節目製作行業協會網絡劇微電影分會揭牌儀式在廣州舉行。廣東影視節目製作行業協會執行會長羅義表示,廣東已形成劇本創作、拍攝製作、發行變現的完整鏈條,深圳、東莞等地建成多個影視基地 ,依託網文作者資源(數量全國第一)實現「網文+短劇」聯動開發,成本優勢顯著。
截至2024年6月 ,中國微短劇用戶規模達5.76億人, 佔網民總數的52.4%;市場規模預計504.4億元,同比增長34.9%,增速遠超傳統影視行業,並有望超越內地電影票房總額。羅義表示,行業前景在望,但當下也存在一些行業發展痛點,例如,中小製作公司缺乏穩定劇本供應和拍攝基地支持,導致項目周期延長;演員、導演等專業人才分散,未形成標準化人才庫;行業人士對政策理解滯後、部分企業對廣電總局「10分鐘微短劇」審核新規(如題材紅線、備案流程)認知不足,在內容生產製作上存在一些風險。
而在短劇出海的浪潮中,不少企業也面臨渠道受限的難題。羅義認為,儘管東南亞、中東等海外市場需求旺盛,但企業缺乏本地化運營經驗,語言翻譯、文化適配、支付結算等環節存在瓶頸。同時,作品同質化競爭嚴重,大量跟風題材湧入市場,優質劇本稀缺,用戶審美疲勞加劇,行業亟需從「流量驅動」向「精品化」轉型。
「廣東微短劇行業也存在製作方、平台方、品牌方資源分散現象,導致信息不對稱和協作效率低下。」羅義表示,協會將建立統一資源庫,實現劇本、人才、資金等要素的高效匹配、促進信息共享、加強業內協作,為會員單位提供更為精準高效的製作、發行等服務支持。
責任編輯:
何雪沫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