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阿祖)為紀念林家聲博士逝世十周年,表彰其在粵劇及電影的卓越貢獻,林家聲慈善基金於10月28日至11月2日,假高山劇場新翼展覽廳舉辦《研練演變 博精深新──悼念林家聲博士逝世十周年》回顧展,前日亦舉行了《我的藝術人生──林家聲》分享講座,獲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親臨主禮。
慈善基金主席周振基教授及慈善基金執行主席劉國瑛教授主持分享講座,三位花旦包括尹飛燕、南鳳及吳美英亦於分享會上與觀眾細訴林家聲博士的藝術歷程、舞台故事及其對後學的啟發。
羅淑佩對聲哥印象深刻
羅淑佩致辭時表示自己是一位粵劇愛好者,年少時已跟媽媽到不同的戲院、百麗殿、荃灣大會堂、新光(戲院)看戲。 看過很多林家聲(聲哥)的戲,印象比較深的是《龍鳳爭掛帥》《火網梵宮十四年》《胡不歸》《雷鳴金鼓戰笳聲》等。她覺得聲哥造型風流倜儻,永遠都是一身正氣,做文場戲,感情豐富,看他演《胡不歸》時十分淒慘,演武松時揈水髮的闋目多厲害;演打戲功力這麼強,北派功夫這麼好,聲哥竟然能這樣全面,所以很早就對聲哥印象深刻。
尹飛燕、南鳳、吳美英參觀完展覽感觸良多。尹飛燕表示:「很懷念聲哥,原來相隔已10年,老實說平日很難得有機會看聲哥的書及資料,今次看完發覺原來很多未看過,相當回味和難忘。」南鳳表示:「匆匆10年,相信再過10年都會記着我生命中最好的良師益友。」吳美英表示:「我曾為聲哥的『過埠新娘』,已沒有了『新郎』,他這麼快就離開了我們,我在腦海依然記得他的微笑和他說話的那種幽默感。」談到聲哥值得後輩學習的地方實在太多,尹飛燕指聲哥的優點是將藝術放進生活入面,不當自己在演戲,譬如演《藺相如》他就變成「藺相如」是最難學到。南鳳亦指最難學習是聲哥雖然是文武生,但對花旦的戲一樣熟練,當她演第二花旦,或擔任他的拍檔,都可在他身上偷師。而吳美英則指聲哥的毅力是很值得學習,很用心去鑽研藝術。於分享會上,南鳳憶起「大佬」聲哥,更一度感觸落淚:「大佬是我的恩人和恩師,他令我開竅。」而尹飛燕、吳美英講到聲哥的合作點滴,有很多開心回憶,十分懷念聲哥,兩人亦眼泛淚光。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