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有片)科技創新護航全運會 深圳機場「從艙門到車門」全流程保障

2025-10-31 17:08:41 神州

(香港文匯網記者 胡永愛、實習記者 崔銘洋)隨着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及殘特奧會的臨近,作為重要接待門戶的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已全面進入「賽時狀態」。10月30日,記者在「深探全運」媒體採風活動中實地探訪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以下簡稱「深圳機場」)時發現,深圳機場在高效運轉的日常保障之外,已構建起一套全方位、精細化、充滿人文關懷的賽事服務保障體系,靜候各地涉賽人員的到來。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在航站樓內設置了約600處賽事主題景觀與吉祥物形象。胡永愛攝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為十五運設的抵離服務台。胡永愛攝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為十五運設的抵離服務台。胡永愛攝

「志願者帶着我們從機場一路走出來拿行李,一直到我們通道簽到的地方,再一直到大巴車所在的地方,所以我們非常非常享受好的服務。」來自浙江寧波的賽事技術保障人員鄭敏這樣描述他的抵離體驗。這正是深圳機場踐行「從艙門到車門」全流程無縫保障服務的生動體現。深圳市執委會不僅制定了詳盡的《抵離服務運行方案》,構建了涵蓋信息、場站、交通、醫療等在內的「七位一體」服務保障體系,還提前向涉賽人員發放《抵離指南》,並創新使用視頻流線二維碼,直觀展示流程動線,為來賓提供清晰指引。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自主研發的智能平移隔離柱已在直梯前投入使用,該裝置可根據需要自動平移,有效實現人車分流與無障礙通行,目前已獲國家專利。胡永愛攝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在在T3航站樓、衛星廳共設置賽事綠色通道與無障礙通道53處,覆蓋值機、安檢、行李提取等關鍵環節。胡永愛攝

在「從艙門到車門」的全程動線中,硬件設施的科技賦能尤為關鍵。深圳機場在T3航站樓、衛星廳共設置賽事綠色通道與無障礙通道53處,覆蓋值機、安檢、行李提取等關鍵環節。值得一提的是,機場自主研發的智能平移隔離柱已在直梯前投入使用,該裝置可根據需要自動平移,有效實現人車分流與無障礙通行,目前已獲國家專利。同時,為解決殘疾運動員登機時廊橋與艙門高度差的問題,機場還啟用了自研登機連接裝置,確保特殊旅客也能順暢完成「從艙門到車門」的全流程體驗。

為解決殘疾運動員登機時廊橋與艙門高度差的問題,機場還啟用了自研登機連接裝置,確保特殊旅客也能順暢完成「從艙門到車門」的全流程體驗。胡永愛攝

運行流程上,深圳機場抵離指揮中心自2025年6月1日起實體化運作,統籌賽事保障指揮。據機場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27日,機場已保障涉賽航班1167架次,服務涉賽人員3577人。機場按照「一人一航班」原則,安排接機志願者一對一精準對接,真正實現了從艙門開始的全程引導,直至送上大巴車前往酒店,形成完整的服務閉環。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按照「一人一航班」原則,安排接機志願者一對一精準對接,真正實現了從艙門開始的全程引導,直至送上大巴車前往酒店,形成完整的服務閉環。 胡永愛攝
責任編輯: 趙霁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