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白雲機場五跑啟用 世界級機場群上新

2025-10-31 08:10:23 神州
香港文匯網製圖(設計:何雨洋)
●白雲機場T3航站樓設計鳥瞰圖。香港文匯報廣州傳真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方俊明 廣州報道)隨着C919執飛的東航MU6308航班騰空而起,廣州白雲機場第五跑道在30日正式投入使用,同日T3航站樓也同步啟用,目標為終端旅客吞吐能力達1.4億人次、貨郵吞吐能力達600萬噸。

●白雲機場T3航站樓的自助服務機。(香港文匯報記者 方俊明 攝)

「這不僅極大提升了白雲機場的綜合保障能力,也為粵港澳大灣區多式聯運體系建設注入了新動能,有助於更有效地應對全球產業鏈格局重構。」廣東省物流行業協會執行會長馬仁洪對香港文匯報表示,大灣區機場群新格局正在加速構建,未來應拓展「多式聯運」與「一票通行」等服務模式,為打造世界級機場群提供有力支撐。 香港物流業界亦密切關注相關信息,希望推動信息互聯互通與資源共享,共同開拓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建設世界級機場群。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內有廣州、深圳、香港三座樞紐機場,珠海、澳門兩座幹線機場,以及惠州、佛山兩座支線機場,航線網絡遍及全球200多個城市。2024年,大灣區7座機場旅客總吞吐量突破2億人次。

●10月30日,在廣州白雲機場T3航站樓內,乘坐東方航空MU6308首航航班的旅客在值機。 新華社

中國首個機場擁五條商用跑道

隨着三期擴建工程投運,白雲機場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中國民航首個五條商用跑道運行的機場,近期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1.2億人次,貨郵吞吐量380萬噸使用需求;終端容量更可承載1.4億人次旅客、600萬噸貨郵,客貨規模均位居世界前列。

數據顯示,2024年,白雲機場旅客吞吐量7,636.9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38萬噸,躋身全球十大最繁忙機場,貨郵量位居全球第九。2025年1月至8月中旬,白雲機場累計接送旅客5,020.6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8.3%,提前17天突破5,000萬人次大關。

「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完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強跨區域統籌布局、跨方式一體銜接」。馬仁洪認為,白雲機場與香港機場作為灣區機場群的重要樞紐,雙方可在功能互通、航線共享、管理互學、貨物聯運、口岸聯動、標準互融等多個層面加強合作,共同提升大灣區航運體系在國際市場的整體競爭力,攜手塑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灣區航運品牌。他還建議,灣區機場群應加快構建基於人工智能(AI)的精準一體化服務體系,推動各大機場實現更深層次的融合。其中,可依託「多式聯運」和「一票通行」等創新模式,持續優化通關效率,聯合拓展更多跨境國際航線,延伸航空物流服務鏈條,為大灣區建設世界級機場群提供更強助力。

籲信息互聯互通資源共享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縱深推進,灣區機場群也要加速協同發展,譬如可構建機場合作聯盟或空運產業聯盟,為大灣區整體航運物流業的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香港物流商會主席鍾鴻興對香港文匯報表示,為促進機場群高效協同,大灣區宜加快成立「粵港澳大灣區機場合作聯盟」,進一步加強信息化溝通與協調機制建設,推動信息互聯互通與資源共享,並積極引入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創新技術手段,全面提升機場群之間的協同運作能力,共同開拓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在具體合作方面,「經珠港飛」項目已在香港機場與珠海機場之間成功實施,形成「香港機場—港珠澳大橋—珠海機場」的高效聯運模式,有效實現兩地航班的互補發展。貨運方面,粵港兩地最近正式開通「空陸鮮活產品專屬快線」,透過簡化中轉清關及檢疫安排,為海外鮮活及冰鮮水產和水果經香港機場、港珠澳大橋至大灣區內地城市提供一條專屬通道。這些創新模式未來可進一步推廣到廣州機場與香港機場的合作中,通過資源整合與網絡對接,將航線延伸覆蓋至更廣泛的區域。

倡穗港航線布局錯位發展

鍾鴻興建議,穗港兩大航空樞紐可在航線布局上實現錯位發展與深度協同。例如,廣州白雲機場可重點拓展東南亞、大洋洲等區域航線,而香港機場則繼續鞏固其在歐美、中東等遠途航線的優勢,形成功能互補、協同聯動的國際航線網絡。

「此外,還可構建『粵港澳大灣區空運產業聯盟』,通過產業引導的方式,推動灣區臨空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鍾鴻興說,香港物流企業具備廣泛的國際商貿網絡與先進的物流管理經驗,可攜手大灣區內的航空物流企業,借助科技賦能,共同提升區域物流體系的整體效能。通過聯盟化發展路徑,不僅有助於推動產業間協同,也將引導灣區機場群在貨源組織、市場拓展等方面實現統籌規劃,有效避免同質競爭,實現合作共贏與共同成長。

粵港澳大灣區機場群擴建工程一覽

白雲機場

●T3航站樓、第五跑道於今年10月30日啟用,成為中國民航首個五條商用跑道運行的機場

深圳機場

●三跑道飛行校驗於今年8月初完成,預計今年內投用;T2航站區等工程已開建

珠海機場

●目前正開展機場改擴建以及綜合交通樞紐項目,其中T2航站樓擬明年建成啟用

香港機場

●三跑道系統於去年11月正式啟用

澳門機場

●機場擴建填海工程於去年11月動工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方俊明

●旅客在T3航站樓拍照留念。(香港文匯報記者 方俊明 攝)

「空鐵一體」超級交通樞紐 引入「6高鐵5城際」

步入T3航站樓,旅客彷彿置身於一個生機盎然的「花海世界」。航站樓以「花」為設計靈感,生動詮釋了「羊城花冠」的建築意象。值機大廳的吊頂設計匠心獨運,仿木紋的紋理與大空間的設計相得益彰。而稻穗造型的屋頂遮陽板與木棉花開造型的值機島台相呼應,構成「花開穗滿」的設計創意。

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航站區現場項目部副總經理宋健表示,T3航站樓綜合應用雲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致力於打造中國民航首個大型數字孿生機場。通俗而言,數字孿生真正讓機場「學會思考」:在虛擬的「數字機場」裏,不僅能實時查看飛機滑行、旅客流動,還能「預知未來」。比如航班高峰期,系統能根據流量計算「最優推出時間」,有效減少延誤。

30分鐘直達廣州南站

30日,與廣州白雲國際機場T3航站樓同步投入運營的還有「T3綜合交通中心」,這座串聯「航空+高鐵+城軌」的大灣區超級交通樞紐正式揭開面紗。據了解,這座被譽為「空鐵一體」樞紐,在T3航站樓地下空間創新性地規劃引入「6條高鐵、5條城際」,以更高效實現「空鐵聯運」,將機場的直接腹地輻射範圍延伸至數百公里。目前從白雲機場可約30分鐘貫通廣州南站,未來更可20分鐘內直達廣州站或白雲站,快速接駁粵港澳大灣區及省內城市,實現機場與國家級高鐵網絡的深度融合。

廣東省機場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白雲機場通過軌道與大灣區主要機場互聯互通,形成「軌道上的機場群」,讓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功能協同」更加強大,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注入強勁動能。

責任編輯: 孫佳藝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