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譚旻煦)「重走滇緬公路」媒體團第二日(28日)來到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雲縣,在雲南驛古鎮追溯滇緬公路的歷史。雲南驛曾是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也是滇緬公路關鍵物資中轉站。
在抗日戰爭時期,雲南驛機場作為駝峰航線上重要的中轉站,「飛虎隊」戰機雲集,轟炸機、運輸機頻繁起降,高峰時期戰機上百架,各類人員超過3000人。雲南驛在二戰期間舉世聞名,滇緬公路、駝峰航線和中印輸油管都從這裏經過,並以雲南驛作為最重要的中轉站和軍事基地之一,雲南驛機場一時成為重要的前線機場。1941年12月,飛虎隊駐守雲南驛機場,各類飛機共200餘架進駐,並設立指揮部。由於重要的戰略地位,雲南驛機場和昆明巫家壩機場被稱為當時世界上最繁忙的機場。每天路經雲南驛的美軍絡繹不絕,多時達上千人,雲南驛一時熱鬧非凡,被稱為「小紐約」。
來到現今的雲南驛,茶馬古道、馬幫文化、二戰遺蹟在這裏交織,向人們講述着歲月的故事。
飛虎隊空戰 雲南驛機場成主中繼站
飛虎隊著名的空戰有三次,分別為1941年12月20日的昆明空戰,23日、25日的仰光空戰以及1942年5月7日至12日的怒江空襲。1942年4月,飛虎隊撤離雷允後,雲南驛機場成為前往滇西作戰的中繼站。這年5月,進攻東南亞的日軍由泰國北上,擊退中國遠征軍,攻陷緬甸,入侵併佔領中國雲南怒江以西地區。從雲南驛機場起飛的「飛虎隊」8架P40B和P40E戰鬥機,連續6天飛臨怒江上空,轟炸兩岸日軍陣地,每次轟炸完畢即返回雲南驛機場補充彈藥油料後再行前往攻擊。1942年5月12日,終於達成襲擊怒江以西滇緬公路日寇運輸隊,炸毀大量坦克汽車及怒江浮橋、架橋設備,與中國守軍將日軍阻擋於怒江西岸的戰鬥目標。此後,敵我雙方以怒江為界對峙達兩年之久。
與此同時,雲南驛機場的40多架P-51戰鬥機,掛載重磅炸彈,每天分批輪流出動2至3次,飛往臘戌,轟炸日軍駐地。還配合昆明等航空大隊,到湖南、廣西轟炸日軍基地和據點,給日軍以沉重打擊。
媒體團當天在二戰中印緬交通史紀念館、馬幫文化博物館開展實地採訪,並與專家學者進行了座談交流。香港新聞聯副主席郭一鳴表示,兩天的實地採訪,讓自己的媒體團的成員對以滇緬公路為主線的這段抗戰歷史有了更多的了解,雲南人民、大理人民在戰爭中作出的貢獻令人感動,這次一定要做好報道,讓更多人了解這段歷史。
「重走滇緬公路」主題採訪活動由雲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與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聯合開展,將持續到11月1日,期間媒體團將到訪昆明、大理、保山、德宏等地。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