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專家:滬指突破4000點 A股確立長牛行情

2025-10-28 20:26:43 經濟
楊德龍認為,十年前牛市以地產為主,現在以科技為主。(記者 李昌鴻 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昌鴻)今日,A股市場迎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時隔10年,上證指數成功突破4000點整數關口,進一步確立了本輪牛市的走勢。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兼基金經理楊德龍分析認為,此次突破標誌着新一輪行情的開啟,當前市場仍處於牛市上半場,據判斷,這輪牛市有望持續兩到三年以上,屬於慢牛長牛行情。

科技創新板塊大漲 傳統板塊低迷

楊德龍認為,這輪牛市特點鮮明,分化嚴重。以人形機器人、半導體、算力算法為代表的科技創新板塊大幅上漲,而傳統板塊表現低迷。這使得很多投資者「賺了指數不賺錢」,配了科技創新板塊的投資者把握機會獲得較好回報,配了傳統股票(被戲稱為「老騰股」)的投資者則收益不佳。不過,市場今年是結構牛,資金集中配置科技轉型、經濟轉型受益的科技創新板塊,這也是「十五五規劃」重點支持方向。預計到明年,隨着市場賺錢效應提高,會吸引更多場外資金入場,板塊輪動加快,市場可能從結構牛轉向全面牛市,更多板塊將受益。

A股總市值突破100萬億

從數據角度對比當前4000點與10年前情況,差異顯著。當前A股總市值突破100萬億,與2015年8月18日的48萬億元相比,擴張了約120%,當前A股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為107.88萬億元。

估值水平方面,當前整體市盈率處於歷史中位。萬得A股指數市盈率為17.91倍,為2000年以來的分位數50.7%;2015年8月18日4000點時,全A指數PE為20.41倍,分位數67.32%,處於歷史偏高水平。其他指數如上證指數、深圳成指、創業板指數的PE分別為14.72倍、25.34倍、39.94倍,歷史分位數均低於10年前,其中創業板指數PE在2000年以來的分位數僅為40%,遠低於2015年8月18日的97.46%。

成交量能上,萬億日成交量成新常態。截至10月27日,滬深兩市成交額已連續102個交易日高於1萬億,今年以來日均成交額16525億元,為歷史新高。8月27日滬深兩市單日成交31655億元,創歷史次高,僅次於2024年10月8日的3.45萬億成交額。

現在A股以科技股為主帶動市場發展 圖為大灣區一港企先進製造車間。記者李昌鴻攝

科技板塊成領頭羊 局部有一定泡沫

融資資金情況顯示,融資餘額創歷史新高,但槓桿水平低於10年前。今年8月以來,A股市場融資餘額不斷刷新歷史新高,截止10月27日報24642億元,10月以來持續處於2.4萬億元以上。2015年6月18日融資餘額最高為22666億元,不過由於兩融標的與上市公司總數大幅擴容,當前A股融資槓桿水平顯著低於2015年峰值。萬達元數據顯示,當前A股融資餘額佔流通市值比例為2.51%,為近10年來中位水平,2015年7月3日該值最高觸及4.72%,且10年前有大量場外配資,當前場外配資幾乎消失,所以當前市場槓桿率較低,不存在槓桿過高導致市場泡沫太大的擔憂,不過局部科技股因漲幅較大,估值較高,存在一定泡沫。

板塊特徵上,大盤從3000點漲到4000點區間,領漲板塊與10年前大不相同。10年前主要是基建地產類板塊上漲迅猛,而此次是高科技產業。從2014年9月26日到2025年10月28日,滬指從3000點起步漲到4000點,通信和電子行業在此期間累計上漲124.86%和119.43%,反映出科技板塊是領頭羊。相比之下,2014年12月8日至2015年4月8日,滬指從3000點漲至4000點,建築裝飾行業累計上漲85.91%,高居首位,顯示出當年地產基建相關品種是行情主力。

責任編輯: 何雪沫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