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調查:逾6成恒生綜合大型股已披露範圍3排放

2025-10-27 22:18:36 財經
大獎籌委會主席鄧苑儀(左)、香港會計師公會會長兼大獎評審團主席歐振興(中)、大獎遴選委員會主席羅柏達(右)(記者 黃安琪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安琪) 香港會計師公會(公會)今天公布「最佳企業管治及 ESG大獎2025」得獎名單,亦就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數的105家成份股公司在氣候相關匯報,以及它們對香港和內地政府碳中和目標的貢獻承諾,進行簡短調查。

是次調查涵蓋有關上市公司的2024/25年報告。結果顯示,在105家受訪公司中,66%的受訪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就範圍三的排放作出匯報,相比之下,港交所就上市公司的 2023/24 年報告分析中,只有50%的公司匯報範圍三的排放,反映越來越多大型企業正為即將正式實行的監管要求作好準備。

對於企業管治方面,大獎籌委會主席鄧苑儀表示,今年有不少新機構獲獎,它們在企業管治方面達到了高水平,反映越來越多企業認同良好企業管治對長期可持續運作的重要性。然而,企業仍有改進空間,包括進一步推動董事會結構現代化、就風險管理、內部監控及財務表現進行更詳細披露,以及增加公營機構董事會成員任命的透明度。

對於ESG表現方面,大獎遴選委員會主席羅柏達表示,獲獎企業及機構的最佳 ESG 實踐,包括展現強大的ESG領導力、在董事會及高級管理層面有清晰的管治結構,及致力將 ESG 因素融入所有主要營運和決策流程。儘管如此,仍需關注ESG的改善空間,包括制定明確的中期ESG目標、就範圍三排放作出更詳細披露,以及有關大型企業就溫室氣體排放匯報的調查。

羅柏達特別強調公會建議公司在關注上游的同時,也應加強對下游環節的詳細揭露。他解釋,目前,上游揭露較多料是因大型公司能夠要求供應商提供更多資料,而下游涉及運輸、包裝等環節的減排工作仍在進行中,許多公司雖然在做但尚未達到目標,所以暫時沒有披露。

調查又發現,66%受訪公司獲得排放數據的外部鑑證,而為範圍3排放匯報取得鑑證的比率只有25%。公會建議,企業應致力擴大實現氣候目標的工作,包括全面涵蓋範圍3的排放匯報,對選擇的溫室氣體減排基準年提供清晰解釋,並考慮獲得外部鑒證。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