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石華 深圳報道)10月23日,由上海國民集團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上海國民健康」)主辦的「香港中醫合作夥伴峰會——共創AI診療新價值」在香港召開。來自中醫藥界、醫療機構、學術機構及產業界的五十餘位專家學者及領導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人工智能技術與傳統中醫藥的深度融合路徑,為香港中醫藥數字化轉型注入新動能。
行業領袖共探香港「AI+中醫」未來
上海國民集團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戴衛東表示「中醫的現代化傳承需要AI科技的賦能,更需要各界精英跨領域協作。本次峰會以『合作夥伴』為定位,正是希望搭建一個開放共享的平台,中醫數字化技術提供方、醫療機構、體檢機構、健康管理中心、藥企、中醫藥研發機構、中藥材供應商、中醫教育機構、科研院所及行業監管者共同構建香港『AI+中醫』診療生態鏈,探索中醫藥全鏈條創新價值,推動中醫智慧與現代科技深度融合,服務本地全民健康管理需求。」
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馮奕斌院長、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發展部負責人陳錦良博士、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中醫組前主席黃傑教授,分別從「中醫經驗數據化」「AI賦能醫療機構運營」「人工智能推動中醫藥臨床研究」「AI賦能臨床精準治療」等維度展開主題演講。香港大學中醫校友會彭志標會長結合實踐案例,分享了AI技術如何優化患者就醫體驗、升級醫療機構管理模式,引發與會者熱烈共鳴。
硬核技術首度公開,生態體系落地香港
上海國民健康首席運營官劉水清首次正式對外披露了公司自主研發包含硬軟件一體化的「中醫AI診療生態系統」。該系統整合智能問診、智能中醫檢測設備數據採集、臨床決策支持、科研賦能及個性化健康管理模塊,通過算法優化「千人千方」實現更精準地診療。現場演示環節中,AI系統對典型病例的辨證分析準確率達92%以上,引發行業驚嘆。
「技術不是冰冷的代碼,而是要解決真實場景中的痛點。」劉水清女士強調,「國民健康的這套系統計劃與二十家香港中醫診所達成了試點合作,預計明年將覆蓋全港50%的中醫服務機構。」
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餘炬成教授、全港各區工商業聯合會副會長兼醫療事務委員會主席何峰山先生、騰旭康名中醫館館長原贛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暨第二臨床醫學院院長廖新華先生、上海國民健康副總經理章培昊先生等嘉賓,圍繞主題為「人工智能與中醫在香港的融合」的議題展開討論,引發現場思想火花的深度碰撞。現場專家提出:「數據隱私與標準化是AI中醫落地的兩大瓶頸,需要行業共同制定倫理規範。」上海國民健康副總經理章培昊透露:「我們已計劃與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聯合構建數據脫敏機制,後續將開放部分算法接口供第三方合規審計。」
會場特別設置的智能中醫檢測設備體驗區人氣火爆,嘉賓們紛紛體驗最新上市的中醫舌面脈體徵採集儀,該設備實現功能突破性升級,配置全面優化,操作流暢度顯著提升,該設備通過面象、舌象、脈象採集及分析等技術,讓每位現場嘉賓即刻獲取了一份包含舌象、脈象各類指標及特徵的高清可視化檢測報告與養生建議。一位從業30多年的中醫師體驗後表示:「AI對舌象、脈象的量化分析,為傳統辨證提供了客觀依據,這對年輕醫師的培養意義重大。」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