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有片)台北街頭的「鄉愁地圖」 每條路都指向家的方向

2025-10-27 12:23:41 神州

展開台北市地圖,熟悉感撲面而來,中華路、南京東路、重慶北路、昆明街、成都路、桂林路……堪稱「微縮版大陸地圖」。而火腿、肉粽甚至是螺螄粉、刀削麵等大陸美食,也在街巷中四處可見。今天(27日)的系列報道《鄉音 鄉愁》,跟隨記者的腳步,在台北尋找熟悉的地名,品嘗南北的風味,共同感受流淌在台灣民眾生活中的鄉愁記憶。

在台北東區,有條縱貫南北的重要幹道,「光復北路」「光復南路」。這條路,北可至松山機場,南可到基隆路,沿途遍布大小商舖、辦公場所、住宅民居,車水馬龍,十分熱鬧。

台灣光復後,台灣各縣市鄉鎮出現了許多以「光復」命名的道路。據統計,當前在台灣,以「光復」為名的路有151條,以「光復」為名的建築等更是不計其數。花蓮光復鄉、光復車站、光復橋、光復市場……這些名字承載着歷史記憶,融入台灣百姓的日常生活。

除了光復路,在台北,還能看到許多以大陸地名命名的街道。只要你想,可以一天「走遍」大陸的大江南北。

央視記者 李崢: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台北市中心。方圓一公里之內,我剛剛已經走過了南昌路。現在我所在的位置,就是金華街。台北市的路名很有規律性。東北片,基本就是大陸的東北地區的地名來命名,西南片則源自大陸的西南地區。

每條路 都是回家的路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被日本殖民統治50年的寶島台灣終於重歸祖國懷抱。彼時的台灣百廢待興,要從方方面面消除殖民化的影響。一位名叫鄭定邦的上海建築師受命為台北街道命名。他拿出一張當時的中國地圖,伏貼在台北街道圖上。街道命名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準則,分別對應大陸相應地理位置的城市。比如,在西北部就分布着寧夏路,在東南部則有福州街、紹興南街,以此類推。

此外,還有許多街道的名稱獨具意義,飽含中華傳統文化意涵。

台北高中歷史老師 蘇信宇:以現在台北市東西幹道來說,有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所以我覺得,它還是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這樣在生活中逐漸潛移默化,對我們學生,我覺得多多少少會有這樣子的感觸和感動。

央視記者 李崢:正如網友們所言,每條路都是回家的路,這些路名背後,是兩岸共有的歷史記憶,成為印刻在記憶裏的鄉愁。然而鄉愁,不僅寄托在路名當中,更寄托在味蕾中。台北最著名的市場之一——南門市場已經有將近120年的經營歷史。台灣光復之後,大批大陸眷屬遷居至此,由於對家鄉的思念,他們逐漸使南門市場形成了一個售賣大陸南北風味小吃、雜貨以及熟食的市場。

南門市場 味蕾上的鄉愁

步入南門市場,迎面而來的就是這家經營了將近八十年的「合興糕團店」,主營蘇式酥餅、松糕、青團、肉粽、湯圓等等,現做現賣、熱氣騰騰、人氣頗高。1947年,店主任台興的父親從大陸來到台灣,在南門市場附近扎了根,做起了家鄉美食生意。

台北南門市場商戶 任台興:我父親一直在這邊租房子做生意,到父親走的時候傳給我,所以基本上都是照我父親的原意的方式在做這個生意。我年年都會回大陸去看看。真的,家鄉的進步、寧波的進步、上海的進步,真的很好!這才是中國人的驕傲!

央視記者 李崢:從一條條「回家的路」到一份份濃濃的「家鄉味」,鄉愁在台北的街巷中靜靜流淌了幾十年。縱然時光流轉,兩岸共同的記憶不會被抹去,而血脈聯繫則永遠無法割斷。

(來源:央視新聞)

責任編輯: 孫嬌嬌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