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第三屆香港具身智能醫療科技論壇今舉辦 聚焦AI與機器人技術在醫療領域創新應用

2025-10-26 20:31:18 科技
第三屆香港具身智能醫療科技論壇。(記者郭木又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洪澤楷)由中國科學院香港創新研究院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創新中心主辦的第三屆香港具身智能醫療科技論壇,今日(26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論壇匯聚一眾專家學者,聚焦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在醫療領域的創新應用,推動醫療科技的持續發展。CARES Copilot 3.0多模態醫療AI大模型亦於活動上正式發布,該模型具備手術階段識別與指導、內窺鏡場景理解、術中實時影像識別及多模態配準等先進功能。有醫生表示,AI技術如同「智能輔助駕駛」,可為複雜人體器官檢查提供路線規劃,降低醫療事故風險,同時有助於減少漏診誤診情況。

本屆論壇共有14位國際知名人工智能學者、16位頂尖臨床專家及26家醫療企業與機構參與。CARES Copilot 3.0基於華為昇騰算力平台打造,新增核磁影像預訓練、連續學習及增強醫學知識圖譜等功能。中國科學院香港創新研究院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創新中心主任劉宏斌表示,新版本中的連續學習功能使模型在醫院部署後仍能持續自我學習,克服數據限制的挑戰,「由於醫療數據的隱私限制,模型難以大規模再訓練,連續學習功能讓模型能在實際應用中自我優化。」其整體邏輯為如看到懂得的案例會自我處理,不懂的就傳給專家辨識,透過學習持續進步。

劉宏斌,中國科學院香港創新研究院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創新中心主任,研究員。(記者郭木又 攝)

劉宏斌指出,醫生亦可通過模型檢索全球高質量數據庫,獲取核心結論與最新研究進展,助力臨床決策。他進一步指出,該模型在檢查中如同「智能導航」,「例如在支氣管鏡檢查中,AI能實時提示鏡頭位置及病變處理建議,幫助經驗較淺的醫生避免出現重大失誤。」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耳鼻咽喉科教授雷大鵬分享,咽喉部疾病檢查耗時且易因人為操作導致漏診或誤診。應用AI後,診斷合格率從年初的92.6%提升至96.3%,有效降低誤診風險。

劉宏斌在論壇的開幕致辭中表示,醫療健康是AI應用最重要的領域之一,亦有望成為AI最大市場,但其創新需整合科研、技術、產業、醫院及政府等多方資源,挑戰重重,期望論壇成為交流與合作平台,催生新業務與創新,助力實現更健康的未來。

于海,華潤健康董事長、執行董事、總裁。(記者郭木又 攝)

華潤健康董事長、執行董事及總裁于海致辭時指出,人工智能正破解醫療行業痛點,通過數字化手段打破地域限制,讓優質醫療資源惠及更多地區。另隨着大模型多模態技術顯著提升診斷精準度與手術安全性,實現從單場景應用到全流程滲透的轉變。

中國科學院香港創新研究院執行院長郝銀星表示,研究院將結合國家需求、自身科研優勢及香港特區政府的支持,持續推動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應用落地,並探索AI驅動的科研新範式。

責任編輯: 之袁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