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蕊 實習生張媛媛 河南報道)10月24日上午,陽光和煦,「2025海外華文媒體高層中原行」 活動走進道德名城周口。首站探訪關帝廟,在這座清代古建築群中簡要領略木雕、石雕所承載的關公忠義文化後,眾人便前往此行核心——周口太昊陵,開啟一場觸摸華夏文明源頭的深度探秘之旅。
太昊陵位於周口市淮陽區,是紀念 「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大型陵廟,有 「天下第一陵」之稱。眾人從太昊陵的第一道門午朝門出發,一路前行至道儀門。途中,導遊講解着沿途的文化典故與建築背後的深層內涵,大家聽得津津有味,不時補充提問。
在導遊的引領下,眾人繼續穿過先天門,抵達太極門。太極門以伏羲先天八卦數理命名,修築在五級高台之上,是三間三樓柱不出頭式木牌樓,通高7.6米,兩側的「仰觀」「俯察」角門,蘊含着古人對天地自然的深刻認知。《北歐時報》副社長劉芳鈺已是第二次來此參觀,她分享道:「每次來都很震撼!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周口很低調卻底蘊深厚,盼着能把周口的文化與美食傳播到歐洲,讓更多國外遊客來河南走走看看。」
來到太昊陵的核心建築——統天殿,大家瞬間被這座大殿的宏偉氣勢所震撼。殿內供奉着中華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的塑像,他身披樹葉、腰裹獸皮,手持先天八卦,目光慈祥而深邃。「當年,伏羲氏率領部落子民跋山涉水來到宛丘,在這裏開創了中華文明的先河,他作網罟、養犧牲、造甲歷、畫八卦……」導遊生動的講解,讓眾人彷彿穿越時空回到遠古時代,親身感受到伏羲氏的偉大功績。
隨後,眾人在伏羲陵墓旁的耳柏前駐足,輕觸古樹滄桑紋理,聽聞「摸樹沾福氣」的說法後紛紛合影。行程最後,大家走進獨秀園,簡單觀賞園內綠植,為此次文化探秘收尾。
據史料記載,太昊陵始建於春秋,盛唐時期增制,明清時期完善,歷代帝王曾50餘次御祭。如今,這裏每年農曆二月初二至三月初三都會舉辦盛大的朝祖廟會,2008年更創下單日82.5萬人祭拜的吉尼斯世界紀錄,成為海內外華夏子孫尋根問祖的聖地。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