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來論│學深悟透四中全會精神 香港更好融入國家大局

2025-10-24 22:12:41 來論

莊紫祥 全國政協委員 大灣區金融科技促進總會會長 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基金會主席

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五五」規劃建議,為國家2026年至2030年發展擘畫了宏偉藍圖,指出「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全會指出的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人民至上,堅持高品質發展,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結合,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等核心精神,為香港在由治及興新階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指明方向。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與大灣區核心城市,香港應以金融科技為突破點,將全會精神轉化為發展實效,在國家現代化進程中再譜新篇。

堅守「一國兩制」 對接國家戰略布局

堅守「一國兩制」初心,以黨的領導錨定發展方向,是香港融入大局的根本前提。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在「十四五」期間充分發揮「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作用。面向「十五五」,香港需深刻領悟全會精神,以「愛國者治港」原則凝聚社會共識,主動對接規劃港澳篇章,將自身發展嵌入國家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等戰略布局中,確保發展方向與國家大局同頻共振。

發展金融科技 培育新質生產力

以金融科技賦能高質量發展,契合全會「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要求,是香港的核心機遇所在。全會提出「加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金融科技正是新質生產力在金融領域的重要載體。香港已集聚超一千多家金融科技企業,涵蓋數字銀行、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等多元業態,更通過證監會「ASPIRe」路線圖等構建了領先的制度環境。未來應進一步深化改革,在監管安全與創新活力間實現平衡:依託證監會虛擬資產基金認可經驗,開發更多期貨期權產品,將虛擬資產納入稅收優惠範疇;以生成式人工智能高使用率優勢為基礎,落實在金融市場負責任地應用人工智能的政策宣言,推動金融服務效率升級,助力國家「數字中國建設」戰略。

立足大灣區協同發展,構建跨境融合生態,踐行全會「優化區域經濟布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理念。全會提出「發揮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疊加效應,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發揮重點區域增長極作用,建構優勢互補、高品質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大灣區為香港提供了最佳實踐場景。香港需以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為支點,推行「邊建設、邊進駐」模式以吸引科創企業集聚,推動金融科技與深圳硬科技、廣州製造業深度融合。應擴大大灣區金融科技跨境試點,助力本地持牌企業拓展內地服務範圍,通過「經珠港飛」、「海空聯運」等基建網絡,實現金融科技服務與實體產業的跨區域聯動,強化「深圳—香港—廣州」全球第一創新集群的引領作用。

統籌發展與安全

統籌發展與安全,築牢風險防線,是香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支撐。全會強調「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在金融科技領域尤為重要。香港需秉持「相同業務、相同風險、相同規則」原則,完善虛擬資產質押服務監管指引,持續評估投資者准入標準,既保障市場活力又防範系統性風險。同時依託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優勢,將金融科技與人民幣國際化結合,開發跨境支付、財富管理等合規產品,在服務國家金融安全的同時,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全會為香港開啟了新的發展窗口期。面向「十五五」,香港需以全會精神為指引,堅守「一國兩制」根本,以金融科技為核心引擎,深化大灣區協同,統籌發展與安全。作為香港大灣區金融科技促進總會會長,筆者將進一步推動業界搭建跨境合作平台、培育專業人才,讓香港在服務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科技自立自強中,書寫金融科技引領、深度融入大局、再創輝煌的時代答卷。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