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李紫妍 廣州報道)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推廣中心(推廣中心)與廣州市海珠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主辦的「明日之星創業加速計劃」(下稱「明日之星計劃」)結業典禮今天(24日)在廣州舉行,計劃通過開展覆蓋AI與商業創新、數字營銷、企業參訪、政策對接及法律風控等多個維度的系列活動,幫助港澳青年全面提升創新創業能力,融入大灣區發展。在活動現場,AI、電商、文創、體育等不同領域創新創業的港澳青年們分享創業項目和成果,其中一批項目更現場簽署意向書,將加速落地。
剛剛從中山大學畢業的港青蔡俊彥主要做AI產品研發、軟件開發等科技型創業項目,同時利用自己在內地學習生活的經驗,孵化自媒體個人IP,幫助更多港澳青年打破信息差,助力其更好地融入大灣區。他表示,明日之星計劃系列活動提供了許多技術、商業、運營方面的課程,幫助創業者們對接所需的資源等。計劃匯聚了一批奮力創業的香港青年,蔡俊彥也計劃通過自己的自媒體項目,挖掘講述其中的動人故事:「每一個香港青年的人生故事,其實就是一段中國故事,我希望把有價值的內容傳播出來。」
港青嚴建華的創業內容則更加「有趣」,是一款號稱可以「孵化3億年前的活化石」的「可生長」生物玩具。嚴建華介紹,這款玩具的生物材料是從一些鹽湖中獲取,在實驗室裏進行休眠處理,用戶通過親手養殖,可以見證這些微小生物從休眠卵到活躍遊動的全過程。「這款產品在海外銷售了十五六年,對小孩子來說有一些生物科學方面的學習價值。」嚴建華說,他們正在開拓內地市場,這次參加明日之星計劃並順利簽約意向書,將在海珠區設立公司,進一步對接相關資源。
據了解,「明日之星創業加速計劃」旨在通過專業培訓、企業考察及資源對接,賦能香港青年突破地域邊界,整合灣區資源,把創業夢想照進現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專員陳潔玲在結業典禮上視頻致辭表示,當前大灣區經濟活力澎湃、創新資源匯聚,是香港青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開拓事業版圖的最佳切入點,今次典禮不僅是對計劃成效的總結,更標誌着港青與灣區創業生態的深度連接,為大灣區創新創業生態注入新動能。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