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孫曉旭)為協力港資製造企業實行碳管理,積極應對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工總(FHKI)委託香港大學氣候及碳中和研究中心撰寫《碳管理實務指南》(下稱:《指南》)並與今日(23日)正式發布。是份《指南》分為兩冊:包括《碳管理實務指南:合規應對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和《碳管理實務指南:實現香港與內地碳中和及可持續發展目標》。前者闡述鋼鐵和鋁兩大CBAM涵蓋行業的合規要求和應對方法,提供專項和案例分析;後者則聚焦企業內部管理,介紹國際標準及體系,為企業建立和提升碳管理體系提供實用指引。
工總主席林世豪表示,企業落實碳管理與ESG有助自身和行業保持競爭力,達至可持續發展。他指,隨著全球對碳排放的合規要求增加,以及綠色投資融資趨勢轉變,碳管理已成為工業界,尤其製造業的「必答題」。工總期望是份《碳管理實務指南》有助企業掌握最新法規,重新審視供應鏈、減少碳排放及實踐ESG,鞏固本港製造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戰略價值。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常任秘書長黃少珠出席致辭時表示,國際市場正加速將綠色元素納入貿易政策,以歐盟為例,自2026年1月起將要求進口商為商品購買或提交碳排放相關證書,反映低碳管理已非單純道德選擇,而是企業未來競爭力的核心要素。
黃少珠強調,面對全球減排趨勢,企業需將碳管理融入日常營運,並積極制定轉型策略。為支持業界適應新規範,特區政府已推出多項措施,包括「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及「專項基金」,透過針對性資助協助企業推行綠色項目。她表示,政府將持續推動綠色金融科技發展,並加強培育本地綠色金融人才,助力香港製造業升級轉型。她鼓勵企業善用工總是次發布的《碳管理實務指南》,將低碳理念轉化為機遇,提升國際市場適應力。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