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孫曉旭)由GoImpact主辦的「The Green Tech Summit 2025」綠色科技峰會與昨日在港揭幕,為期兩天的峰會今年以「萬物互聯」為主題,揭示氣候風險、生物多樣性喪失與企業韌性之間緊密相扣的迫切現實,今次峰會匯聚逾350位來自金融、永續發展、科技及學術界的領袖。
署理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浩濂昨日在綠色科技峰會致辭時指,根據市場研究,預估至2030年全球年度氣候投資須達9萬億美元,2050年更需增至10萬億美元,顯見綠色永續金融的龐大需求。香港正展現作為國際綠色金融中心的領導地位,在調動綠色投資資金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他指出,2024年,香港發行的綠色與永續債務總額(含債券與貸款)突破840億美元,其中在港發行的綠色與永續債券規模約達430億美元,佔區域總量約45%,自2018年起連續七年位居亞洲市場首位。
作為配套措施,「綠色和可持续金融資助計劃」已延續至2027年。截至今年九月,該計劃已向在香港發行的600多筆綠色債務工具批出約3.8億港元資助,相關債務發行總額逾1.3萬億港元。此計劃為合資格發債體及貸款借款人提供發行費用與外部審核成本補貼,推動減碳進程並鞏固香港在轉型金融領域的領導地位。
金管局可持續銀行發展主管Ronald Young出席峰會表示,《香港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旨在透過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擴大可持續資本流動,並建立國際投資者認可的可靠標準,同時適用於本地及區域企業活動。他表示,自去年首階段發布以來,分類框架已從僅涵蓋氣候緩減,擴展更新三個重點方向:首先,大幅增加經濟領域的適用行業與活動清單,使更多產業能運用該框架,令涵蓋行業增至六個,經濟活動增至25項;其次,新增「轉型」標準,針對亞洲地區處於能源轉型初期的特性,提供明確轉型路徑指引;第三,增列「適應氣候變化」目標,以應對極端天氣事件對香港的潛在風險,協助企業籌集相關領域資金。
此外,他透露第二階段公眾諮詢已獲業界積極反饋,多數意見認同框架設計兼具國際標準與本地市場特色,尤其肯定其將中國製造業轉型路徑納入考量,並通過領先企業實測驗證標準可行性。未來金管局將持續與金融機構及企業對話,強化市場應用指引,推動綠色金融發展。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