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俞晝 浙江金華報道)浙江金華,婺州老城古韻悠悠。熙熙攘攘的酒坊巷上,一座中西合璧的民居吸引不少遊客駐足。推開質樸的黑漆木門,斑駁的白牆、泛黃的信件、激昂的戰歌,彷彿將人們帶回到那段烽火連天的抗戰歲月。1939年2月22日,一支完全由台灣同胞組成的抗日團體——「台灣義勇隊」就誕生在這裡。
「我們是抗日的義勇軍,是台灣民族解放的先鋒隊,要把日寇驅逐出祖國,要把他在台灣的鐐鎖打碎!」高唱着義勇隊隊歌,381位來自寶島台灣的熱血兒女胸懷「保衛祖國,收復台灣」之愛國信念,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足跡遍及浙江、福建、江西、安徽等地,是直接參加祖國抗戰數量最多、影響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支台胞抗日隊伍。
今年6月,《台灣義勇隊檔案》入選第六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625件原始檔案清晰還原了兩岸同胞共禦外侮、光復台灣的歷史,有力證明了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兩岸同胞血脈相連、命運與共的客觀事實。
在台灣光復八十周年之際,香港文匯報記者來到台灣義勇隊成立地——浙江金華,在義勇隊後人的講述中,追溯義勇揮戈同心復疆的歲月。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