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聚焦四中全會丨中國持續為全球注入可貴信心 貢獻發展進步力量

2025-10-23 08:15:07 神州

香港文匯報訊 10月20日至23日,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十四五」規劃圓滿收官,「十五五」規劃布局謀篇。這次重要會議吸引全球關注的目光。新華社22日播發題為《中國之治 穩定之錨——新時代中國為世界貢獻發展進步力量》的文章。文章指出,中國之治所創造的「兩大奇跡」(經濟快速發展奇跡,社會長期穩定奇跡)和戰略定力,持續為世界注入可貴信心,貢獻發展進步力量。世界期待,再啟新程的東方巨輪,劈波斬浪,繼續成為動盪變革世界的穩定之錨。

●中國之治所創造的「兩大奇跡」(經濟快速發展奇跡,社會長期穩定奇跡)和戰略定力,持續為世界注入可貴信心,貢獻發展進步力量。圖為5月1日境外採購商在廣交會鞋類展區了解鞋類產品情況。資料圖片

穩定向前:「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

環顧全球,保護主義暗潮洶湧,強權政治陰雲不散,地緣衝突多地延宕,世界經濟在失速風險中艱難尋找方向。

「面對複雜的外部環境,要堅定信心,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着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各種不確定性。」習近平總書記洞察時與勢,為中國經濟穩健前行指明方向。

確定性,當今世界的稀缺資源。作為經濟總量佔世界約17%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正是對世界穩定發展的重大貢獻。

●5月21日,外賓在西安出席第九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暨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開幕式。 資料圖片

「十四五」時期,中國經濟總量連續跨越110萬億元(人民幣,下同)、120萬億元、130萬億元,今年有望達到140萬億元,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年均增速5.5%,製造業規模連續15年保持全球第一……一連串亮眼的數字,描繪出中國經濟穩定增長的良好勢頭。

中國經濟穩中求進,源於「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幹」的接續奮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主持召開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時強調,科學制定和接續實施五年規劃,是我們黨治國理政一條重要經驗,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個重要政治優勢。

中國經濟向新而行,源於對世界經濟和科技發展趨勢的準確把握。從2023年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到強調「十五五」時期「必須把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習近平總書記引領中國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激發新動能、塑造新優勢、開闢新空間,不僅夯實內在根基,也助力其他國家擁抱數字與綠色未來,為全球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拓展新可能。

開放合作:「同世界分享發展機遇的決心不會變」

面對貿易摩擦、脫鈎斷鏈、封閉排他的逆流湧動,中國堅定不移走開放合作的康莊大道。

「中國擴大高水平開放的決心不會變,同世界分享發展機遇的決心不會變,推動經濟全球化朝着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的決心不會變。」習近平總書記鄭重宣示,展現了中國與世界共享機遇、互利共贏的胸懷與擔當。

德國聯邦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協會主席米夏埃爾·舒曼說:「在全球經濟日益分化的背景下,中國的開放不僅為其自身發展提供動力,也為世界其他國家帶來了可預期、穩定的合作前景,在全球互聯互通中發揮『穩定錨』作用。」

從亞歐大陸到非洲和拉美,中國與15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成立20多個專業領域多邊合作平台,港口、大橋、電站、工業園區在世界各地拔地而起。中國用行動踐行「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為全球發展開闢新空間,為國際經濟合作打造新平台」的「一帶一路」倡議初心。

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峰會在天津舉行,為全球開放合作貢獻「上合力量」;總部位於上海的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再次擴員,迎來又一個新正式成員國阿爾及利亞。習近平總書記4月在上海訪問新開發銀行時指出,這家銀行成長為「國際金融體系中新興力量和全球南方合作的金字招牌」。

全球南方群體性崛起,是百年大變局的鮮明標誌。南非經濟學家塔法茲瓦·魯齊費說,當一些國家不斷削弱南北合作機制時,中國挺身而出鞏固多邊平台,成為促進全球互利合作、支持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的重要力量。

從改革脈動到發展足音,從治理之道到復興之路,中國積極與世界分享發展經驗,以中國之治為各國共同現代化之路提供系統方案。

大國擔當:「以博大情懷關照人類命運」

新時代以來,從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到積極發展全球夥伴關係,再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每到歷史的關鍵當口,中國總是勇擔大義,以中國理念和智慧凝聚共識,成為世界之治的穩定源。

面對世界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疊加的嚴峻複雜局面,習近平總書記相繼提出四大全球倡議,從發展、安全、文明、治理四個維度,持續完善系統性解決人類社會難題的中國方案。

全球發展倡議系統闡釋了為什麼要發展、發展為了誰、發展依靠誰、如何發展等一系列全球重大問題,為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注入信心和動力。全球安全倡議既着眼於解決人類安全的現實問題,又着眼於謀求世界和平的長久之道。全球文明倡議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推動文明多樣性、平等對話、合作共贏等核心理念成為國際社會共識。全球治理倡議深刻回答全球治理「由誰治理、如何治理、為誰治理」的時代課題。四大全球倡議各有側重、並行不悖,形成以發展促繁榮、以安全保穩定、以文明增互信、以治理求公正的有機整體。

「歷史告訴我們,越是困難時刻,越要秉持和平共處的初心,堅定合作共贏的信心,堅持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不為一時一事所惑,不為風高浪急所擾,習近平總書記道出大國定力所在。

從中國主張到國際共識,從合作理念到共同行動。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中國既為全球治理提供理念引領,又以腳踏實地的行動為動盪不安的世界注入穩定性和確定性,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文章最後強調,「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需要以寬廣胸襟超越隔閡衝突,以博大情懷關照人類命運。」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一個胸懷天下的中國,始終願同各國一道,做友好合作的踐行者、文明互鑒的推動者、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參與者,共同開創世界更加美好的未來。

責任編輯: 文劼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