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劉蕊 實習記者 張媛媛)2025年10月22日,「同心出彩・行走滎陽——海外華文媒體高層中原行」活動在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河南滎陽正式啟動。來自全球五大洲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家華文媒體高層齊聚於此,通過實地採風感受滎陽的歷史底蘊與現代活力,為向世界傳播滎陽故事、中國故事搭建橋樑。
滎陽向海外華文媒體拋出「投資熱土」金名片
在交流會上,滎陽市楊金軍書記、石玉市長等領導出席。滎陽市工信和商務局局長丁寧寧表示,裝備製造、新材料、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四大主導產業集聚成勢——軌道交通裝備佔鄭州地鐵九成份額,超硬材料人造金剛石年產13億克拉、培育鑽石佔全國28%,高速光模塊、鈦合金口腔植體實現國產替代。
區位上,全域高速高鐵地鐵貫通,15分鐘抵鄭州主城,2小時聯動京津冀長三角。2024年GDP575.6億元。2025年,滎陽市榮登全國綜合實力、綠色發展、投資潛力、新型城市化質量、科技創新5大百強縣市榜單。滎陽誠邀全球僑資僑智共享「集聚發展投資熱土」新機遇。
在企業推介環節,河南少林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毅表示,截至目前,少林客車已沿着「一帶一路」的軌跡,馳騁在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道路上。在烏茲別克斯坦少林客車服務城市通勤;在菲律賓,少林的新能源公交車助力綠色轉型;在南非,少林正積極探索本地化組裝合作。2025年前三季度,少林海外意向訂單已突破5000台。每一個數字的背後,都是國際市場對「少林品質」的認可,更是「滎陽製造」走向世界的生動縮影。
行走滎陽 不止是採風 更是「尋根」與「充電」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國際傳播中心主任王逍在致辭中指出,海外華文媒體是聯通中外的重要「信息橋樑」,此次滎陽採風是深化對外傳播的關鍵實踐。參訪團成員多為首次到訪滎陽,普遍被當地「從楚河漢界到鄭韓故城的文明延續」與「裝備製造、現代物流的發展活力」雙重魅力打動,認為豐富的產業與文化場景將為海外報道提供充足素材。
羅馬尼亞《歐洲僑報》社長高進則深情表示,對長年旅居海外的傳媒人而言,「河南」二字,承載的是「老家」的厚重與親切;而「滎陽」,則是一個既熟悉又充滿驚喜的名字。「滎陽」既是承載「鄭氏祖地」「中國象棋文化之鄉」歷史記憶的熟悉符號,更是通過少林客車生產線、正通食品現代科技展現「古老與現代交融」的驚喜之地,海外華媒將全力記錄並傳播創新開放的滎陽形象。
高進進一步表示,這次「行走滎陽」之旅,不僅僅是一次採風,更是一次「尋根」與「充電」。我們將汲取滎陽的養分,凝聚傳播的共識,努力成為滎陽在海外最熱情、最可靠的「宣傳員」和「代言人」。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