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茅建興 杭州報道)金秋十月,丹桂飄香。杭州戴敦邦藝術傳播中心19日在杭州西溪濕地開幕。當天西溪濕地深潭口嘉賓雲集,當代畫壇大家、年近九旬的戴敦邦,與來自全國各地文藝學術界人士齊聚現場,共同見證這一重要的文化時刻。


作為新中國連環畫創作奠基人之一、「中國文聯終身成就美術家」,中國著名水墨人物畫家戴敦邦,深耕古典文學題材數十年,其《水滸人物一百零八圖》《紅樓夢人物百圖》等作品,被廣泛讚譽為「近代中國人物畫史上的豐碑」。此次藝術傳播中心落戶西溪,不僅是將畫中的古典人物及其世界帶回故事的原生地,更構建了一個活態的傳統文化展現演示課堂。

開幕活動儀式現場,戴敦邦藝術生涯回顧與創作採訪集錦,讓現場觀眾提前走進戴老筆下古雅淵深的經典文學世界。隨後,一場基於戴敦邦經典畫作改編而成的「水滸秀演」,靈動展現出《水滸傳》中的經典人物與場景,瞬間點燃現場氛圍。

戴敦邦現場向西湖區政府捐贈了其與知名工筆畫家、入室關門弟子程澄的合作作品———三十七米長手卷《梁山群雄圖》,以精妙翰墨與傳承精神致敬杭城,以經典賡續西湖文脈。隨着啟動開幕裝置的緩緩開啟,戴敦邦藝術傳播中心正式對公眾開放。戴敦邦藝術傳播中心的落地,將畫壇巨匠戴敦邦的古典文學繪畫藝術與西溪濕地的歷史文脈深度融合,為杭州再添一座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地標。

戴敦邦表示,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在西溪公園有一種氛圍,中國文化要變成一種多形式的藝術,能夠接近群眾為大家服務,「把藝術傳播中心建在這裏,就是想讓觀眾『不止看畫,更懂畫裏的意』,看完《水滸傳》人物畫,轉身能感受西溪與水滸文化的淵源。」

開啟杭州與戴敦邦美妙奇緣
原浙江省委副書記、著名畫家梁平波表示,我在學美術的時候,一開始臨摹,戴老是我一個不見面的老師,他創作的內容很多,特別是四大名著,《紅樓夢》和《水滸傳》在他作品裏是精品的精品。從古至今歷代畫紅樓畫水滸的畫家不少,但我覺得最出色最值得稱讚的是戴敦邦先生,他對水滸文學作品的理解再創造,達到了一個高峰。

西湖區區委書記董毓民表示,文化不僅僅需要傳承,更需要傳播,特別是進入新時代以後,要用現代高科技能夠讓那些在紙上靜態的東西活起來,讓更多的年輕人來接受傳統文化,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不斷奮進新時代。「我們要向這個時代致敬,正因為有這樣的好時代,我們才有更多的情懷和精力來把文化工作做得更好。」

杭州國家版本館副館長張璞說,「戴老年近九旬,仍然堅持每天凌晨兩三點起來畫畫,反覆創作不同風格的《紅樓夢》《水滸傳》,畫了六七種以上,每隔幾年就要重畫一遍,沒有一次是重複的,都是不斷創新的一個個傑作。」戴老的人物畫至今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尤其是今天年輕人的喜歡。杭州國家版本館珍藏了戴老捐贈的55幅《白蛇傳》原稿,也開啟了杭州與戴老美妙奇緣的新篇章,加速了杭州戴敦邦藝術傳播中心的成立。

著名導演張紀中專程趕來參加開幕式,他坦言,「我與戴老是忘年之交,我們拍《水滸傳》討論劇本的時候,就發現了《水滸傳》裏的一張插圖,我就說請這個人來給我們畫,因為他畫的這個東西,神形兼備。當時他(戴老)說我不要錢,你們還必須得由我來畫,因為只有我畫的好。戴老一共給我們創作了188幅,所有化妝的造型,都是依據戴老的這個圖,給我們做的。」
六大展區沉浸式感受古典人文藝術
杭州戴敦邦藝術傳播中心經精心擘畫構思,在展陳空間布置上,共分為水滸忠義廳、大觀紅樓廳、翰墨古今多媒體廳、108IN藝文空間、戴敦邦畫室及108將藝術迴廊六大區塊,整體建築引用中國園林的「廊院融合」概念,將其中的五幢建築有機串聯,並形成一個整體院落,總體上的建築藝術風格呈現粉牆黛瓦、小橋流水,極具江南地域風情和人文特色。

在水滸忠義廳,《水滸傳》中的經典畫面極具故事性和藝術性,水滸一百零八將畫像更是神態鮮活,盡顯戴老先生「畫水滸第一人」的精湛深邃功底;大觀紅樓廳,結合十里清波水路、「秋蘆飛雪」景致的原型解讀,讓觀眾讀懂讀透西溪的紅樓印記,通過紅外感應、傳統水墨藝術與動態數字融合等技術,觀眾可直觀感受到《紅樓夢》中「太虛幻境」等經典畫面,了解戴老筆下《紅樓夢》人物群像。
翰墨古今多媒體廳裏,《上海城隍廟群仙欣會圖》《三十六雷將》《水滸梁山群雄末途圖》等畫作通過平移處理「活」了起來,卷軸緩緩鋪展開來,人物各具動態,將戴老精湛的畫技放大展示,更傳畫中韻味;108IN藝文空間展陳戴敦邦作品周邊,藝術傳播中心聯合西湖文創推出近 60 款其藝術IP主題文創產品,分經典(如紅樓雅韻荷包)與創新(如水滸主題貼紙)兩類,讓古典藝術融入普通觀眾的日常生活之中。

此外,戴敦邦畫室,完整還原先生畫室中的文房用具,以及藝術家創作的現場情景,讓人一窺其興酣落墨、縱情揮灑的豪健筆力;108 將藝術迴廊,則可以使用手機NFC 感應召喚水滸英雄,觀看專屬動畫,了解英雄豪傑的勇毅事跡。

藝術研學構築新興「人文地標」
杭州戴敦邦藝術中心理事長、藝術館館長程澄表示,「戴敦邦藝術中心的地理位置與環境,因地制宜,巧妙將西溪風貌,江南水鄉建築群落與水滸、紅樓藝術完美融合,形成翠微波影玉樹新,碧雲掩映繪古今,天人合一,獨特藝術展館,此次展館首次公開展示了戴老近50幅《紅樓夢》、《水滸傳》原作畫稿,均為戴老80歲之後的創作,首次亮相,難得一見。」開館之後,杭州戴敦邦藝術傳播中心還將持續推進藝術館的人文活躍度,為觀眾陸續呈現戴敦邦先生經典作品,注重將戴敦邦底蘊深厚的經典藝術與杭州在地文化與自然生態相結合,策劃呈現系列主題文化活動與經典藝術研學內容等豐富多彩的藝文主題,將傳統書畫藝術與國學經典的魅力融會貫通,進而帶給公眾以深層次的人文滋養。可以預見,戴敦邦藝術傳播中心將成為西湖區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助力西溪濕地從「生態地標」升級為「文化地標」,讓更多人在筆墨間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