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根本保證——「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實踐與啟示述評之一

2025-10-14 23:03:27 神州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根本保證。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能不能駕馭好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能不能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從根本上講取決於黨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領導核心作用發揮得好不好。」

「十四五」時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從容應對各種複雜局面,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開創性進展、突破性變革、歷史性成就。

實踐證明,只有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中國應對風險挑戰才有主心骨,中國號巨輪在波瀾壯闊的偉大征程中才能劈波斬浪、行穩致遠。

領航定向,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事業不斷發展的「定海神針」

一條穩健的上揚線,勾勒出中國經濟極不平凡的五年:

「十四五」時期,國內生產總值先後跨越110萬億元、120萬億元、130萬億元,今年預計達到140萬億元左右,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

面對複雜內外部環境,中國經濟保持長期穩定發展。這張成績單,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億萬人民攻堅克難、勇毅向前的生動寫照。

發展,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戰略的確定性,確保了發展始終保持正確方向。

5年來,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黨中央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

2020年10月29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擘畫了面向未來的宏偉藍圖。

2021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關係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深刻論斷為中國的發展指明方向。

世界進入新的動盪變革期,如何在變局中把握主動?發展面臨挑戰,怎樣實現既定目標?

準確把握「時」與「勢」:明確「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總體上機遇大於挑戰」,作出「五個必由之路」「五個戰略性有利條件」的重大論斷;

一個主題貫穿全程:從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到系統闡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戰略基點、必然要求、最終目的,再到指出「必須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全局、舉旗定向,引領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破浪向前。

5年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提出,指引經濟社會發展不斷邁上新台階——

今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讓創新鏈和產業鏈無縫對接」,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劃重點」。

從在地方考察時首次提出,到作出系統闡釋,習近平總書記就發展新質生產力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重大部署,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以理論創新引領實踐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高性能裝備、增材製造等關鍵核心技術持續突圍,國產大飛機、國產大型郵輪等大國重器驚艷亮相,「第一動力」結出纍纍碩果。

把新發展理念貫徹到全過程各領域:今日中國,一秒鐘,超143萬GB的數據在雲端傳輸,近6000個快遞進入寄遞渠道,長三角的設計訂單可以「秒傳」到西部製造基地,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旋律,讓各地奏響高質量發展的協奏曲。

以新發展格局推動發展面貌之變:一天內,超過1萬列鐵路旅客列車在神州大地上穿梭,1200多億元貨物與其他國家和地區進行進出口貿易,國內大循環更加暢通,「世界市場」磁力越來越強。

5年來,黨中央運籌帷幄、沉着應變,在一個個關鍵節點,作出一次次關鍵抉擇——

2024年二季度、三季度,經濟增速放緩,我國一度面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局面。

當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在關鍵時刻、重要節點,果斷部署一攬子增量政策,使社會信心有效提振,經濟明顯回升,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面對世所罕見的疫情,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及時作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決策;面對不斷升級的外部打壓遏制,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5年間,有涉灘之險、爬坡之艱、闖關之難,風雨無阻向前進的步伐充分印證,在重大歷史關頭、重大考驗面前,黨中央的判斷力、決策力、行動力具有決定性作用,黨始終是中國人民最可靠、最堅強的主心骨。

綱舉目張,把黨的全面領導落實到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

2024年8月29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後的第一次中央深改委會議召開。

會議強調:「要堅持黨中央對改革的集中統一領導,嚴格執行請示報告制度。要把準改革的戰略重點和優先方向,合理安排改革舉措的先後順序、節奏時機。要把改革同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緊密結合起來,推動標誌性改革舉措加快落地。要加強改革系統集成,增強改革政策取向一致性,主動評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形成改革和發展的合力。」

進入深水區的改革,難在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難在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一個強有力的領導「中樞」,承擔着改革的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

只有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才能把力量和資源聚集起來、協同起來,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5年來,黨中央採取一系列舉措,不斷完善體制機制,確保始終發揮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作用。

2025年6月30日,《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工作條例》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審議。

設立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是健全黨中央對重大工作集中統一領導、推動重大任務落實的重要制度安排。進一步規範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的設立、職責和運行,對於發揮好對重大工作的頂層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職能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十四五」期間,組建中央金融委員會、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中央科技委員會、中央社會工作部……持續深化的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從機構職責上把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落實到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

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全會謀定發展方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定期研究分析經濟形勢,決策重大經濟事項;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研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和重大改革……黨對重大工作的領導體制不斷健全,確保沿着高質量發展航道篤定向前。

一年接着一年幹,一件接着一件辦。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明確頂層設計,《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試行)》強化正向引導和負面約束,相關配套政策持續推出,破除市場壁壘、推動設施互聯、規範涉企執法,一步步將「四梁八柱」基本建立起來;

推進區域協調發展——黨中央在全局上謀勢、關鍵處落子,各地區在全國發展大局中找準定位,各展所長;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城市群正成為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西部、東北、中部、東部,四大區域板塊發揮各自優勢,協同發展勢頭更加鮮明,一盤棋大局分明,疊加發力;

…………

不斷完善黨的全面領導制度體系,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有效轉化為具體政策措施,有力指導各地各領域握指成拳,為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擎旗奮進,實幹篤行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2025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重大問題,強調「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把黨的領導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全過程」。

「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必須遵循的首要原則。

面向未來,要思想上更加統一、政治上更加團結、行動上更加一致,牢牢把握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正確方向。

「各地區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在全國大局中精準定位,加強規劃銜接。」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十五五」規劃編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為各地區各部門謀篇布局提供根本遵循。

浙江省召開「十五五」規劃編製專題會議,將「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作為核心任務;山東省開展「十五五」規劃編製意見建議徵集活動,以高質量規劃編製助力打造北方地區經濟重要增長極;河南省提出,堅定落實促進中部地區加快崛起戰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

有目標、有規劃、有戰略,中國式現代化正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向前推進。

面向未來,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凝聚起實幹奮進的磅礴力量。

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黨員幹部飽滿的精神狀態、過硬的工作作風,是攻堅克難的堅強保障。

產業鏈延伸到哪裏,黨組織就覆蓋到哪裏。在天津濱海新區,生物醫藥、信創等主導產業分別成立產業綜合黨委,上下貫通的「鏈」上組織,推動大中小企業、產學研各方等互聯互補、共創共享。

廣袤鄉村裏,村「兩委」幹部擔當盡責,「黨建鏈」串起鄉村共富「產業鏈」;各類企業中,基層黨組織推動黨建融入生產經營各環節,為發展注入「紅色動能」……戰鬥堡壘的作用發揮得更充分,不斷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面向未來,要把各項戰略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實處,保持戰略定力,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

雁棲湖畔,懷柔科學城,一件件「國之重器」加速生長:16個科技設施平檯面向全球開放共享,4個大科學裝置通過國家驗收並正式運行……

這座橫跨北京懷柔、密雲兩區的基礎科學「搖籃」,正按照「建成與國家戰略需要相匹配的世界級原始創新承載區」的戰略定位,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注入新動力。

奮鬥目標循序漸進,政策執行一以貫之,前進的征途就會步履鏗鏘。

錨定首要任務、保持戰略定力、堅定發展信心,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一定能推動事關中國式現代化全局的戰略任務取得重大突破,確保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 趙霁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