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每周精選】私有化恒生顯滙豐對前景信心

2025-10-13 13:38:25 投資

撰文:鄧聲興博士

(作者為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主席)


滙豐控股(0005)提出以每股155元現金代價將恒生銀行(00011)私有化的戰略決策,較恒生銀行停牌前收市價119港元呈現30.3%溢價,此舉不僅為股東提供具吸引力的變現選擇,更隱含對香港銀行業未來發展的深層次思考。按照這項收購要約,恒生銀行股東除可獲得私有化對價外,還能享有2025年第三次中期股息,整體回報相當可觀。從估值角度分析,此交易隱含的市賬率達1.8倍,遠高於香港同業0.4倍的中位數水平,充分反映滙豐對恒生銀行內在價值的認可與未來業務潛力的樂觀預期。

私有化背後的戰略意圖值得深入探討。滙豐集團明確表示,此舉旨在精簡香港業務架構,簡化決策流程並提升營運效率。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恒生銀行將保留其獨立持牌銀行地位與品牌特色,繼續以獨特市場定位服務客戶,這顯示滙豐並非意圖消滅這一歷史悠久的金融品牌,而是希望透過更緊密的協同效應,釋放兩個品牌之間的互補價值。在當前商業物業市場面臨挑戰的環境下,此一結構調整將使滙豐能更靈活地處理恒生銀行的資產組合,特別是針對商業物業貸款風險的管理。

從財務影響層面觀察,滙豐預計私有化交易完成後,普通股一級資本比率將暫時下降125個基點,從14.6%降至13.35%。為此,集團計劃在未來三個季度暫停股份回購計劃,專注於通過業務產生的資本逐步將資本比率恢復至14%至14.5%的目標範圍。儘管短期資本受到影響,但滙豐預期此交易將提升每股盈利,並維持2025年派息比率50%的目標不變,顯示管理層對交易後的財務狀況充滿信心。

這項私有化計劃亦揭示香港銀行業面臨的結構性挑戰。隨著商業物業市場持續調整,銀行業對相關領域的貸款態度轉趨謹慎,這從側面印證滙豐希望通過私有化恒生銀行,更主動地管理其商業地產風險暴露。測量業界人士曾煥平建議,金管局應與這些銀行商討,釋放資金,例如政府應牽頭與投行構建平台,讓銀行將這些有問題資產轉移到其他地方,銀行便可重新拆借資金以支持商業物業市場。目前銀行不良貸款的情況難言樂觀,而銀行放貸的態度更為謹慎,這是商業物業持續低迷的重要因素。有關建議確實值得政府深思。

綜上所述,滙豐私有化恒生銀行的決策,從戰略布局、財務效益與風險管理多個維度均具備合理基礎。對投資者而言,每股155港元的收購價提供了一個具吸引力的退出選擇;對滙豐集團而言,此舉有助於整合香港業務,提升長期競爭力;而對香港金融市場而言,這項交易可能預示着銀行業新一輪整合的開始。隨着交易細節逐步落實,市場應關注滙豐如何實現兩大品牌的協同效應,以及恒生銀行在私有化後能否在風險控制與業務發展間取得更佳平衡。

(筆者未持有上述股份)

(題為編者所擬。文章為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