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避暑納涼首選之地!探索新疆天山大峽谷5A秘境

2025-10-04 08:09:59 旅遊
從天門觀景台俯瞰大峽谷(香港文匯報記者應江洪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應江洪 新疆報道)在雄亘萬年的天山山脈中段北麓,藏着一處將「幽、奇、秀、險」融入風光的秘境——夏秋時節,這裏群峰疊翠、飛瀑濺玉,溝壑溪潺伴隨草木香,草原野花映襯碧藍湖泊,連陽光灑落在雪嶺雲杉上都充滿詩意。它就是位於新疆烏魯木齊的國家5A級景區、國家級森林公園——「烏魯木齊天山大峽谷景區」(簡稱天山大峽谷)。此地雖與庫車市的「天山神秘大峽谷」同屬天山沿線,卻堪稱「風格迥異的雙姝」。後者以紅色岩層的雅丹地貌、峽谷溝壑的奇絕險峻,以及千年岩畫與石窟遺蹟聞名;而天山大峽谷距離市區僅40公里,是離都市最近的天山詩意棲居地。

●天山大峽谷遊客服務中心航拍圖(香港文匯報記者應江洪 攝)

避暑納涼 首選之地

午後,正是市區暑熱時分。隨着車輪駛入天山北坡的懷抱,都市喧囂和暑氣漸行漸遠,取而代之的是清新的山風與滿目的蒼翠。天山大峽谷位於天山山脈中段北坡、博格達峰與天格爾峰之間。這裏自然風光壯麗瑰美,旅遊資源類型多元,涵蓋除沙漠外新疆所有自然景觀,既有聖潔的冰川雪山、連綿的崇山峻嶺、神秘的原始森林,也有遼闊的山谷草原、縱橫的峽谷河流,以及濃郁的遊牧民族風情。

天山大峽谷裏的草原(香港文匯報記者應江洪 攝)

這裏三面環山,山勢雄聳,起伏多變,數條山溪性河流在景區穿流而過,形成了罕見的高山森林大峽谷。景區平均海拔2,020米,年平均氣溫僅4℃-6℃,當市區氣溫攀升至35℃以上,這裏卻保持着宜人的清涼,是烏魯木齊各族市民避暑納涼的首選之地。

走出遊客中心,駛入景觀大道,蜿蜒山路伴隨着十二連湖,車窗外移步換景。隨着海拔的提升,景區劃分為三條環線,主要有天山壩休閒區、照壁山度假遊樂區、牛犛湖林海松濤觀光區、加斯達阪觀光區、天鵝湖自然風景區、哈薩克民族風情園區、高山草原生態區、雪山冰川觀光區在內的八大獨特景點。

天鵝湖景區(香港文匯報記者應江洪 攝)

天山壩是照壁山水庫的大壩,這裏的碧龍灣(因水庫蓄滿時水面形似一條碧龍而得名)如碧玉鑲嵌在群山之間,漫步於木棧道上,只見湖水清澈見底、映照着天空中的金雕,不時有大小魚兒浮出水面。各族市民遊客三五成群,在棧道上、瀑布邊,親水打卡、盡享清涼。站在天山壩頂俯瞰,則是一幅「高峽出平湖」的壯麗景觀,寬廣的水面、高大的雪嶺雲杉,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

天山壩和碧龍灣(香港文匯報記者應江洪 攝)

山高谷深 景觀處處

照壁山是天山大峽谷景區入口處的主要山體,呈東北—西南走向,三面環水,側面呈現一座高達400米的金字塔形山峰。因山形酷似舊時王公貴族府第前的照壁而得名。這裏有奇特的仰臥佛頭景觀,唯有在特定的時間、天氣條件與觀景台位置,才有可能見到佛頭顯現,神秘莫測。有時候,雨過天晴後,甚至能看到三個太陽從山巒間升起的壯麗景象。照壁山莊則是景區內的一處住宿場所,推窗即可望見牧群與照壁山的美景。旅客還能參與牧民擠馬奶、打饢餅等活動,親身體驗哈薩克族的日常生活風貌。

進山溝是照壁山由北向南進入一環線的西側通道,溝谷內迂迴曲折,曲徑通幽。狹窄的峽谷兩側岩壁將天空擠壓成曲折的線,山澗幽深,溪水蜿蜒,泉潭密布,怪石嶙峋,奇峰聳立,盤山路九曲迴腸,異常險峻,是景區內重要的峽谷段落。

進山溝(香港文匯報記者應江洪 攝)

若走照壁山東側通道,則是從石頭溝口到加斯達阪的一段長長的峽谷段落,沿途可欣賞牛犛湖的林海松濤。經哈熊溝向南,有鎮妖神柱、神駝峰、石門、天門等打卡點。向東則可到加斯達阪,這裏以面積約1公頃的月牙狀湖泊為中心,湖邊綠草如茵,野花點綴其間,宛如天然油畫。湖面微風輕拂,泛起層層漣漪,將遠處的山色與雲影揉成點點銀光,美不勝收。觀光區內有狐狸、高原兔、雪雞等野生動物。

一環線的最南端,是海拔2,449米高山草甸上的天鵝湖,這裏的水質幽深清澈,相傳一位哈薩克族古麗(姑娘)因情郎戰死沙場而痛哭三天三夜,流下的眼淚形成了天鵝湖。每年夏秋時節,天鵝湖畔都會有天鵝駐足,與藍天白雲、青松綠草相映成趣。

浸賞民風 近觀冰川

自天鵝湖畔向東,可到達喬亞草場。這片海拔2,500多米的高山草場內牛羊成群,是傳統遊牧民族哈薩克族人生活的聚落和放牧的草場,白色的氈房錯落有致地分布在草原、山坳、湖邊,時有冬不拉的聲音傳來。在哈薩克民族風情園區廣場上,幾位哈薩克族老人正在跳着傳統的民族舞蹈《黑走馬》,他們的動作優美而富有韻律,引得遊客駐足觀看。

若遇上古爾邦節(宰牲節)、肉孜節(開齋節)等傳統節慶日,叼羊、姑娘追、阿肯彈唱等民俗活動更是讓草原熱鬧非凡。景區還專門設立了哈薩克族文化體驗區,遊客可以休閒騎馬、親手製作民族手工藝品、品嘗地道的哈薩克族美食手抓肉、馬奶酒,晚上亦可入住星空氈房,感受草原的寧靜與美麗,體驗獨特的遊牧生活。

自天鵝湖畔向西可進入二環線,欣賞高山草甸的美景。站在高處遠眺,草原與雪山、森林交相輝映,構成一幅壯美的自然畫卷。二環線的主要打卡點有山花谷、石猴洞、石林群等。景區內還有國家公園博物館,展出寒武紀三葉蟲化石與現代雪豹標本,通過全息投影重現恐龍時代的藻類成油過程,觸摸體驗區的海底岩芯樣本能讓遊客感受遠古海洋的魅力。

三環線則一路沿梯匈河谷南上,直到雪山二號大本營。這裏可近距離觀賞雪山、冰川、十里冰河,亦可在觀景台俯瞰整個峽谷的壯麗景色。夕陽西下,天空被染成金紅色,遠處的雪峰閃耀着柔和的光芒。這一刻,彷彿時間都慢了下來,讓人忘卻了塵世的煩惱。

尋味天山 一口嘗盡西域鮮

提起新疆美食,大多數遊客腦海中閃現的第一個字就是「烤」。這裏的烤羊肉串、烤全羊享譽中外。來自烏魯木齊縣板房溝鎮、曾是炮兵的「大莊緣」農家樂主人康凱,近年來精心研製出特色手撕烤羊拐,進一步豐富了新疆燒烤系列美食,並獲中國飯店業協會評定為「絲綢之路地標美食」。

●位於烏魯木齊縣板房溝鎮板房溝村6隊的大莊緣農家樂(香港文匯報記者應江洪 攝)

康凱告訴記者,當初面對新疆品類豐富的燒烤系美食,他「就想研發出一道市場沒有的燒烤」。經過多次苦心鑽研和分析比較,最終選擇了烤羊拐。「主要有醃、煮、烤、炒四道工序,光醃製就得一天時間,完了煮,然後放到烤箱裏烤,最後在鍋裏炒,這個過程不但把膻味徹底去除,而且醬料的味道也容易滲入。吃烤羊拐可以切下肉來吃,也可以戴着塑料手套用手撕着吃,更入味。」更豪爽的吃法就是直接下手,手持羊拐一咬一撕、大快朵頤,一口嘗盡西域羊肉的鮮美和草原豪情。

●大莊緣農家樂的絲路地標美食「黃金羊拐」(香港文匯報記者應江洪 攝)

雅宿悠然 半榻安享天山月

這些年,隨着文旅融合不斷發展和民宿產業的升級迭代,烏魯木齊縣的民宿發展也如雨後春筍一般。在該縣水西溝鎮的方家莊村,我們來到哈薩克族同胞阿哈提·瑪汗開設的雲杉·薩慕邇森民宿,這是目前烏魯木齊市唯一獲評「國家乙級民宿」的特色空間。

●雲杉·薩慕邇森民宿餐飲區(香港文匯報記者應江洪 攝)

阿哈提·瑪汗表示,他早年在阿勒泰經營民宿,隨着事業逐漸壯大,開始進軍烏魯木齊的民宿市場。之所以將民宿命名為「雲杉·薩慕邇森」,是因為門前有一棵高大的雲杉,而「雲杉」在哈薩克語中的發音正是「薩慕邇森」。他介紹,這所民宿由兩棟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老穀倉改造而成,佔地面積約3畝,建築面積達1,200平方米。設計團隊巧妙保留原始結構的古樸外觀,並透過現代工程技術進行加固與升級,將其轉化為9間複式套房。

●雲杉·薩慕邇森民宿住宿區(香港文匯報記者應江洪 攝)

客房以原木暖色調為主,融入新疆地域元素,同時配備全套智能馬桶等星級設施,既舒適又富有地方特色。院內還打造了400平方米的複合空間,餐廳可容納百人同時就餐,提供哈薩克奶茶、包爾薩克等傳統美食與融合菜系,圖書館、畫廊、咖啡館等休閒配套一應俱全,能滿足遊客多樣化的需求。

責任編輯: 木羽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