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夏微 上海報道)國慶長假來臨,上海成為不少遊人的目的地,據上海旅遊大數據監測,國慶假期首日上海共接待遊客358.47萬人次,同比增長18.50%。他們或是一頭扎進充滿童趣的主題樂園,或是選擇品嘗濃油赤醬的本幫菜,亦或是在一場Citywalk中感受申城的科技感與文藝範。而當夜幕降臨,從浦江的璀璨岸線到鬧市的光影派對,從古鎮的「提燈探寶」到鄉間的「螢火追光」,一場場奇幻光影秀正在魔都上演,向每一位在這座城市駐足的人展示着「夜上海」的魅力。

以「點亮上海」為主題的第二屆上海國際光影節設有1個主會場和16個分會場,在9月19日至10月18日期間,共將舉辦177場主題活動,為國內外遊客和廣大市民呈現「沉浸式體驗、全視聽享受」的光影盛宴。記者留意到,自19日開幕以來,本屆上海國際光影節便吸引了大批「觀光」客。公開數據顯示,19日當天,作為本屆上海國際光影節分會場核心場地的西岸夢中心夜間(17時至24時)客流達4.6萬人次,當天20時29分的2.66萬人次更是創下了商圈開業以來的最大瞬時客流。

「去年4家商戶參與了光影節的促銷,因為效果太好,今年猛增至30多家。」徐匯西岸夢中心市場推广部負責人金莉對本屆上海國際光影節。她介紹,去年光影節期間,徐匯西岸夢中心日均客流呈兩位數增長,國慶假期單日最大客流高達6萬人次,日均坪效提升至173元/平方米,較平日增長76%。
以濱江秀帶為例,本屆上海國際光影節期間上海濱江空間將展陳的218件優秀作品是來自全球19個國家的光影藝術家之手,其中6件獲獎作品將在濱江黃金地段集中展示。「我將自己的首次亞洲行定在了上海,因為我覺得中國是全球最偉大的國家之一,我渴望來看看,而上海這座城市更是令人驚嘆。」巴西設計師Froio Boniconte Arthur專門為上海國際光影節設計製作了一件氣膜裝置藝術作品,名為《By MyCellf》。這是一件色彩艷麗的作品,刻畫了一位伸直雙腿坐在地上的少年,沉浸於手機屏幕裏的世界。而首屆光影節中倍受關注的「光影呼吸燈泡」藝術裝置,在今年升級為高達8米的半透LED屏巨型裝置。

此外,去年火爆出圈的「丁達爾光效」藝術裝置,今年升級為更具科技能量、情緒共鳴的「幻光奇境」——通過定製的特殊光柵片,將傳統激光效果進行全新改造升級,結合現場綠植,在西岸大劇院外牆上呈現如夢如幻的光影效果。上海舞台技術研究所副所長謝渝熙介紹稱,這也是全彩激光與光柵片組合在上海建築投影領域的首次大規模應用。「傳統激光只能呈現細條狀的光線,而全彩激光與光柵片組合把以前的鉛筆變成了油畫棒,塗在畫布上,激光的彩色更飽滿,亮度更高。」謝渝熙表示,技術升級的好處之一是大家拍照片、視頻不會有條紋,還有一大優勢是節能,全彩激光燈的設備總功率只有800瓦,但呈現的光效大於4萬流明投影機的亮度,從設備成本和能效方面都全面優於大功率投影設備。
雖然目前本屆上海國際光影節主會場的部分光影展示已告一段落,但各大分會場的光影秀已陸續接力登場。16個分會場將因地制宜、以光為筆,勾勒城市文化脈絡,書寫城市發展奇跡。比如浦東新區打造了科學之門「雙塔激光天幕秀」、陸家嘴「天際線光譜交響秀」。黃浦區則聯動光影夜市、萌寵樂園、天橋集市,升騰人間煙火氣,激活城市夜經濟。虹口區依託世界會客廳、上海郵政博物館等地標建築,講述「一江一河」光影故事。楊浦區在復興島演繹「非遺文化+賽博朋克」奇幻光影秀。普陀區結合新商圈、老建築,打造藝術、商業、生態融為一體的光影體驗新空間。靜安區以千年壁畫為「史書」,打造《洞見220窟》敦煌文化沉浸式體驗光影街區。長寧區以「一核兩軸三圈」光影布局,展現星耀穹頂下光影藝術之美、城區建設之美、高品質生活之美。寶山區以無人機、煙花秀、水幕秀等多元方式,打造《百年吳淞——春江潮水連海平》光影秀。閔行區以七寶老街為起點,打造全長7公里的「光閔秀帶」。臨港新片區則以花車巡遊、中秋晚會、國際藝術節、滴水湖遊船等活動,串聯起「不眠臨港」光影體驗。奉賢區結合世界摩托車越野錦標賽,讓光影點燃體育精神。金山區以水浪沙灘投影秀、音樂噴泉燈光秀,點亮璀璨夜景、註解繽紛生活。嘉定區聯動南翔古鎮國潮盛會,展現光影與人文共生之美。松江區在廣富林文化公園開啟「小靈光」尋根之旅。青浦區以「五色螢火蟲」為指引,呈現穿越六千年的崧澤文化「光影華章」。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