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慧 江西報道)「這個國慶不放假,我給大家炸雞排。歡迎大家來到景德鎮享受美景和美食。」內地黃金周長假開啟,江西「雞排哥」李俊永的攤位前,全國各地慕名前來嘗鮮的遊客排起了長隊。雞排酥脆、氣氛活躍,這充滿治癒人心的煙火氣,成為千年瓷都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在內地社交平台,李俊永被網友稱為「雞排主理人」,因為「6元(人民幣,下同)的雞排賣出了60元的情緒價值。」1996年至今,李俊永一直從事小吃生意。「每一位辛勤付出的人,都一定會有相應的回報。」他這樣對香港文匯報記者說。
排隊購買雞排的遊客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雞排哥」的「金句」很有吸引力,更打動人的是「雞排哥」一家人勤勤懇懇的狀態,讓大家覺得生活有奔頭。
今年48歲的李俊永是江西南昌人,已在景德鎮生活42年,賣雞排已有10年。如果一天不去校門口擺攤,翌日就會被學生們追着問,「昨天怎麼沒來? 」有學生在升學離校之後,還會抽空回來,再嘗一嘗兒時的記憶味道。

詼諧金句頻出 句句有回應
在被人群、鏡頭包圍的攤位前,李俊永飛速地將裹好料的雞排,放進油鍋裏開炸。油溫高的話,一份酥脆金黃的雞排約兩分鐘即可出鍋。忙碌的同時,他與顧客們交流,嘴裏不斷蹦出詼諧的金句:「誰給我掃0.01元,這將是無法原諒的」「你可以拒絕我,但是請你不要拒絕美味」「你可以虧待自己,但不能虧待自己的胃」「如果不及時吃,導致雞排不脆,我將停止對你的售賣」「希望你給我一次為你服務的機會」「雞排免費,塑料袋6塊,如果你的袋子被風吹走那麼我將不會承認收了你的錢」……
隊伍百米長 排隊或需逾3小時
「在原則上,我要嚴格把控食品安全與衞生,要將每一份雞排炸到味。不管有多少遊客來,我都會控制得了。」黃金周第一天,李俊永將出攤時間提前至約14:00,特意和遊客們相約注意排隊秩序,希望大家在排隊時不要堵路,感謝大家來景德鎮遊玩。面對粉絲時不時高叫:「『雞排哥』,我愛你!」他則打趣,稱自己有點靦腆了,並一一滿足粉絲合影要求。

走紅之後,許多顧客及自媒體博主專程趕去光顧他的小攤,隊伍足有百米長。顧客吃上一塊他做的雞排可能需要排隊三個多小時,以至於產生了黃牛代購、代排隊現象。於是,他推出限購安排從每人每次限購5份調整至3份。此次,來自湖南的小尹今早9時多就開始排隊,買到了三份雞排嘗鮮,笑言「絕對不可以浪費限購指標,雞排味道很新鮮,『雞排哥』很真誠!」小尹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每次看「雞排哥」直播,都十分佩服他可以將這樣一個工作,堅持做到最好的精神狀態。
來自廣西的陳小姐和家人,也是因為想看看「真實的『雞排哥』」,於是安排了到江西的假期行程。「我跟孩子說,炸雞排看起來容易,要堅持下來不容易。」陳小姐說,「雞排哥」的精神狀態十分有感染力,「大家說的『正能量』,就是這樣的吧!」
每日睡三四小時 怕辜負顧客
由於生意火爆,「雞排哥」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即使每天炸到晚上十點半,仍有顧客遺憾空手而歸。李俊永的家屬親戚都趕來做外援,譬如,「雞排嫂」「雞排舅」「雞排奶奶」「雞排侄兒」……「雞排世家」在10月1日當天擺出10個攤位,盡量滿足顧客需求。
「其實,留住顧客很難。我認真做好每一份產品,今天可以留住一位顧客,明天可以留住兩位顧客,慢慢地,顧客群就變大了。但是,你想失去一位顧客可能在分鐘之間。你一天把事情做好,其實不難,難的是在於你每天把事情做好。而你一輩子只幹好一件事情,那就更難。」「雞排哥」說。
【微觀點】網紅勞動者的流量背後
「雞排哥」的油鍋裏翻騰着金黃酥脆的雞排,熱氣裹着香氣飄過街巷;曉華理髮的剪刀在髮絲間精準遊走,顧客滿意的笑容是最好的招牌;「炒餅哥」的大鐵鏟碰撞鐵鍋,發出城市最質樸的煙火聲響……這些普通勞動者憑借日復一日的勤勉與真誠,意外成為了流量的焦點。他們的走紅從不是偶然,更非資本包裝的產物,而是無數人對「踏實過日子」的共情,對「勞動有價值」的集體認同。
曉華守着懷化城中村的小店,30元理髮不推銷、不辦卡,用一把剪刀剪出街坊的體面,讓原本普通的長泥坡新村成了網紅打卡地;「雞排哥」專注於雞排的火候與調味,在夜市的煙火裏把一份小吃做成城市名片。他們帶火的不只是一條街、一座城,更是 「煙火氣」 的真正內涵:城市繁榮從來不是空中樓閣,而是由千萬雙布滿老繭的手共同托舉的星辰。
雞排攤前升騰的熱氣裏,藏着個體經濟與城市肌理的共生密碼;理髮店鏡面反射的燈光中,映照出手工業者與社區的情感聯結。當我們將鏡頭拉遠,會發現這些普通勞動者的走紅軌跡,恰與國家高質量發展的脈絡同頻共振。當社會能為每一個恪盡職守的普通人提供綻放的舞台,當勤勞能夠被看見、被尊重、被獎賞,這種向上向善的激勵機制所迸發的創造力,才是推動社會前行的磅礴力量。
流量會退潮,但勞動的價值永不褪色。每一個在煙火中堅守的身影,都是時代星河裏的微光。當億萬這樣的光點匯聚,便成了照亮民族繁榮發展之路的璀璨銀河。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