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國慶假期別踩坑!這7個常見的健康誤區很多人中招

2025-10-02 19:27:54 健康

終於迎來了國慶假期,你是否也早已規劃好聚餐、旅行、熬夜追劇……假期計劃表也排得滿滿當當。但在放鬆前,務必了解這些隱藏的 「健康陷阱」,避開它們才能度過快樂又安心的假期。

誤區1:

熬夜後補覺能救回來

假期不熬夜,感覺虧大了?很多人想着「晚上熬到位,白天睡到廢」,以為這樣就能把睡眠債還清。但真相是:生物鐘一旦被打亂,補覺也只是自我安慰。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心血管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香港中文大學等機構聯合2021年進行的一項涵蓋26個國家、超過13.6萬名中老年人的研究發現:每天晚睡以及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肥胖和腰圍過大,而且白天補覺並不能抵消這種風險。

除了肥胖外,熬夜還可能對免疫細胞造成傷害。2022年,一項來自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研究發現,長期睡眠不足會對免疫細胞產生負面影響,這可能導致炎症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而且補覺也並不能改變這種影響。

假期建議:每天的起床時間不要比平時超出2小時,盡量保持規律的作息,讓身體始終處於舒適的狀態。

誤區2:

喝點果汁=健康飲料

假期裏免不了聚會和大餐,餐後油膩,很多人喜歡喝一杯果汁解膩又清爽。果汁是水果做的,喝果汁就等於攝入了水果的營養?醒醒吧,你喝的可能是「隱形糖水」。

一杯鮮榨蘋果汁的含糖量可達到12.8克/100克,高於可樂的10.6克/100克,是「披着健康外衣」的「血糖刺客」。果汁含糖量高,這是因為榨汁過程中去除了大部分的膳食纖維,使得果汁中的糖分更容易釋放出來。

而且,在水果榨汁的過程中,原本的營養成分也在不知不覺中流失了。國家註冊營養師李純介紹,比起吃完整水果,將水果榨成汁反而會浪費其中的營養精華,很多營養物質都被破壞了。

假期建議:大家在聚餐時,盡量選擇無糖或低糖的飲品,比如蘇打水、檸檬水等。用完整的水果代替果汁,既能攝入維生素,還能吃到水果中的膳食纖維,對腸道健康也更有益。

市民在選購水果。(新華社資料圖)

誤區3:

爬山/暴走=高效健身

國慶假期,天氣正好,很多人會選擇爬山、暴走等方式來鍛煉身體,覺得這樣能高效燃脂,達到健身的目的。但對於平時很少運動的人來說,不適合突然進行高強度的徒步運動。

平時缺乏運動,身體的肌肉和關節還沒適應高強度的活動,突然進行爬山、暴走,很容易引發膝關節損傷,嚴重的還可能影響後續的正常活動。所以,如果你平時運動較少,假期想通過徒步來健身,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假期建議:每運動1小時休息10分鐘,讓身體有足夠的時間恢復;同時,要穿上緩震效果好的運動鞋,減少對膝關節的衝擊,保護好自己的關節。

誤區4:

火鍋配冰飲,解辣又降溫

熱辣火鍋配冰鎮飲料,冰火兩重天,爽?你的腸胃可不這麼覺得!辣鍋裏的辣椒素,會讓腸道充血、水腫,蠕動加快,很容易導致腹瀉。

熱騰騰的火鍋讓血管擴張,這時候再喝一杯冰飲,又「唰」的一下讓它收縮,腸胃就像坐了過山車,功能完全亂套。冷熱交替刺激胃腸黏膜,易誘發腹瀉。

假期建議:不要貪涼,貪辣。在吃火鍋時選擇微辣或清淡鍋底,飲品換成常溫酸梅湯或溫水更護胃。

誤區5:

感冒發燒硬扛,不影響出遊

假期出遊行程都訂好了,可偏偏在出發前感冒發燒了,吃點藥扛一扛,不能影響出遊?但這種做法在一些情況下是很危險的。

感冒的時候,人體的免疫力處於低谷,身體比較虛弱。如果此時還堅持出遊,過度勞累會進一步降低免疫力。如果體溫持續3天達到39℃以上,出現呼吸困難,那麼自愈的可能性較小,一定要及時就醫。且流行性感冒易引發肺炎等併發症,所以一旦出現症狀,就要及時就醫、遵醫囑服藥,防止病情惡化。

假期建議:一旦出現發熱症狀,且體溫≥37.3℃,就建議大家暫停出遊計劃,及時休息觀察;若出現上述高危症狀,務必第一時間就醫。

誤區6:

吃「刮油」食物抵消大餐熱量

假期裏,各種美食誘惑不斷,一不小心就會吃多。很多人吃完大餐後,會特意吃一些所謂的「刮油」食物,比如芹菜、木耳等,覺得這樣就能抵消大餐攝入的熱量,不用擔心長胖。但這種想法其實是自我安慰。

這些被大家追捧的「刮油」食物,大多富含豐富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確實能加快腸胃蠕動,幫助增加排便量,讓腸道更通暢,但這並不意味着它能把已經吃進肚子裏的脂肪「刮掉」並排出體外。

假期建議:盡量控制飲食量,主動減少油膩食物的攝入,比如少點油炸菜、多選擇清蒸或水煮的菜品。

誤區7:

假期不運動,節後「惡補」

假期裏,很多人只想好好放鬆,把運動拋到腦後,想着過完節再撿回運動。但其實長時間不運動,身體的肌肉力量、耐力以及柔韌性都會下降,身體的協調性也會變差。此時突然進行高強度的運動,身體很難適應,很容易導致肌肉韌帶拉傷、關節損傷等問題,嚴重的還可能引發更嚴重的運動損傷,反而影響身體健康。

假期建議:每天保持一定的運動習慣,可選擇散步、慢跑、瑜伽等輕鬆的運動方式,每次運動30分鐘左右。

(來源:央視新聞)

責任編輯: 何雪沫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