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文匯快評:借鑒黔花江峽谷大橋 活化港基建景點吸旅客

2025-10-01 14:44:24 快評

文/文平理

被形容為「跨越地球裂縫的人間奇跡」的貴州花江峽谷大橋,9月28日正式通車,引人的除了其宏偉的氣勢,還有其「橋旅融合」的理念,對於大型基建集中的香港來說,甚有參考價值。香港可以活化大型基建附近的景點,令遊客駐足觀賞遊歷,推動「無處不旅遊」。

花江峽谷大橋是貴州六枝至安龍高速公路的一部分,全長2,890米,主橋跨徑1,420米,橋面到水面高度625米。主橋跨徑居山區橋樑跨徑世界第一、橋樑高度居世界第一,有「橫豎」都是世界第一的美譽。

以往海外有不少由旅遊業界與媒體、建築界合辦的「建築旅遊」項目,在新建好的建築物周邊設招待遊客的餐飲商店和玩樂設施,使基建既可發揮既有功能,同時又可開拓來自旅遊的額外收入,帶動其他行業一同發展。新開通的花江峽谷大橋,附設高空咖啡廳、郵局、婚姻登記處、古生物博物館等,旅客甚至可以在橋上玩「笨豬跳」,更勝一籌,既善用大橋宏偉的主體,又借用風光如畫的自然景色,以及當地的考古和文化資源,提供大量工作機會,與當地民眾共享繁榮。「橋旅融合」突出了我國在基建便民與文化情懷互相激盪出的經濟新思路。

香港本身有不少知名基建,部分如青馬大橋、香港國際機場、港珠澳大橋等更是聞名於世。1997年青嶼幹線開通,與其同步開放的還有位於青衣的青嶼幹線觀景台;位於汀九青山公路的古蹟「白樓」也在1995年改建為「機場核心計劃展覽中心」。可惜場館近年人流欠佳,社交媒體也鮮有介紹,特區政府應參考貴州方面進取、積極的態度,重新開發或者改造景點,令該處人流再現,以既有資源開拓旅遊商機,實踐「無處不旅遊」。至於新開通的將軍澳跨灣大橋,其行人路和單車徑一直廣受市民和旅客讚嘆,特區政府更要與當地社區共同宣傳,為西貢區新增一個旅遊熱門地點,令當地原本豐富的自然生態鄉村旅遊資源再添一抹現代化基建色彩。

其實,為基建打造展館或者配套,更深意義應是藉着向外界展示香港大型基建的發展進程,令參與人員的設計和維護的心思受到重視和珍惜。既是為了吸引訪客認識香港更多方面,突出國際都會形象,同時也是對數以萬計的建造界前輩作出致敬,令他們與有榮焉,驅動業界持續投入為市民生活奉獻技術與汗水。

責任編輯: 張岩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