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自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以來,以色列持續圍困和襲擊加沙地帶,引發國際社會譴責。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周一(9月29日)報道,隨着加沙人道主義危機惡化,以色列已成為全球舞台上的「棄兒」,在經濟、文化、體育等多個領域被國際社會孤立。
報道稱,在經濟領域,一些西方國家已對某些以色列個人、非法定居點和支持在約旦河西岸實施暴力的組織作出制裁。以色列最大貿易夥伴歐盟上周也提議實施制裁,若歐盟成員國批准,將局部暫停與以方的自貿協定。
作為全球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挪威主權財富基金8月宣布,鑒於加沙深陷人道災難,該基金將剝離在以色列的部分投資組合。以色列也面臨法國、意大利、荷蘭、西班牙、英國等國家實施的部分或全部武器禁運。
歐美歌影業紛排斥
以色列在文化領域同樣遭多國抵制。愛爾蘭、荷蘭和西班牙等多個歐洲國家的廣播公司已表示,若以色列獲准參加明年歐洲歌唱大賽,他們將抵制這場比賽。在美國荷里活,成千上萬電影製片人、演員和從業者承諾不與「涉及針對巴人的種族滅絕和種族隔離」的以色列電影機構合作。在體育賽事方面,西班牙逾10萬名示威者上月舉行反以示威,抗議一支以色列車隊參加環西班牙單車賽,賽事組織者最終決定提前結束比賽。在西班牙舉行的國際象棋錦標賽,也禁止以色列選手在國旗下比賽,促使他們在9月初退賽。
前以色列駐南非大使巴魯克稱,如今以色列在國際社會上受到的廣泛抵制,讓人聯想到南非實施種族隔離時期承受的壓力。巴魯克在2011年辭去以色列外交部的職務,抗議以政府放棄透過「兩國方案」實現和平。
在外交方面,9月舉行的聯合國大會上,英國、加拿大、法國等西方國家紛紛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美國近東政策研究所執行董事薩特洛分析2017年至今年聯大巴以問題相關決議的投票,發現許多支持以色列的國家正改變態度。他指出棄權通常被視為對以色列的「被動支持」,但投棄權票的國家正在減少。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