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紫妍)由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發起的第九屆全國凈灘公益活動正在全國沿海地級市開展,正值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在粵港澳大灣區舉辦之際,廣州分會場圍繞「立足廣州、協同港澳」開展系列主題活動,包括在穗港澳三地舉辦凈灘活動、回收海洋垃圾製作十五運吉祥物等,推廣環保理念。記者從廣州站承辦單位廣州市海洋雙碳研究會處了解到,該活動香港站日前在香港烏溪沙青年新村啟動,來自廣州與香港的50餘位青年志願者攜手開展海灘垃圾清潔行動,用實際行動守護珠江口海洋生態。
廣州、香港、江門、中山等16個粵港澳城市同步在沿海地區開展「美麗全運 志願有我」凈灘行動,收集的海洋塑膠廢棄物將被回圈再造為十五運吉祥物,以此踐行「減塑降碳、美麗全運」目標,同時為即將在粵港澳大灣區舉辦的十五運注入綠色力量。值得注意的是,本屆全運會的賽事吉祥物正是以生活在珠江口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海上大熊貓」之稱的中華白海豚為設計原型。

記者了解到,當天,50餘位穗港青年志願者分別在烏溪沙青年新村營地海灘與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範圍內的橋咀洲兩地同步開展清潔海灘垃行動。據統計,本次活動共清理海洋垃圾超100公斤,其中塑膠廢棄物佔比約85%。香港中華YMCA代表強調,青年是生態保護的中堅力量,此次穗港青年共同參與凈灘,既是對海洋生態的守護,更是兩地青年增進友誼、共話發展的寶貴契機。

香港志願者陳同學認為,這樣的活動讓兩地青年有了共同的生態話題:「守護同一片海,讓我們的心貼得更近」。「第一次和香港的小夥伴一起凈灘,不僅感受到了大家對海洋保護的熱情,也了解到很多關於中華白海豚的知識。」來自廣州志願者小李表示,未來會更注重減少一次性塑膠使用,也希望能有更多機會參與海洋生態志願活動。
全國凈灘公益活動由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自2017年發起,本次活動是廣州與香港烏溪沙青年新村連續第二年合作。將來兩地將進一步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通過聯合開展生態保護、環保宣傳、垃圾溯源、志願實踐等行動,持續推動珠江口海洋生態改善,進一步推廣海洋塑膠回收與再生理念,讓「減塑降碳」成為大灣區市民的共同習慣,共同為建設「美麗灣區」貢獻力量。

廣州市海洋雙碳研究會會長林立表示,粵港澳三地同處珠江口,共飲一江水,海洋生態保護從來不是「獨角戲」,需要我們以「一家人」的共識攜手前行,未來將進一步加強這方面合作,同心協力推動海洋生態保護。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