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郭若溪 實習記者 崔銘洋)深圳原創中國首部沉浸式肢體劇《交易人生》全球首演新聞發布會在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歷經1000天休整改造承載深圳改革開放記憶的地標——海上世界明華輪將迎來《交易人生》的全球首演,7層船艙、4600㎡沉浸空間,8幕演出場景,近3000件復古道具……邀您登船入戲。

明華輪原名Acerville(昂塞維爾號),1962年由法國總統戴高樂為其剪綵下水,作為專用豪華郵輪。1983年,明華輪停泊深圳蛇口,作為外商、港商來深投資發展的住宿和接待場所。1984年1月,鄧小平登上明華輪並為其題詞「海上世界」,明華輪從此成為深圳的地標,也成為改革開放的歷史見證。
2023年初,明華輪進入休整期,啟動項目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改造升級。據了解,明華輪改造後船內總經營面積15000㎡,內含一個沉浸式劇場(4600㎡)。改造後的明華輪將以「沉浸式演藝綜合體」為獨特模式,以沉浸式戲劇結合主題商業,為大灣區文化藝術地標再添新地。
此次改造升級後的明華輪,最大的亮點和特色就是結合船艙空間量身定製的深圳原創中國首部沉浸式肢體劇《交易人生》。該劇由招商文化攜手英國頂級劇團「壁虎劇團」藝術總監Amit Lahav共同製作,是深圳市委宣傳部支持打造的新的城市文化名片,也是深圳建設「國際演藝之都」的一次重要實踐。

該劇歷時1000天跨國打磨,從全球2000名候選者中,精心挑選出36名來自12個國家的頂級中外演員聯袂呈現。其創作靈感源於歌德的《浮士德》和果戈里的《外套》,結合深圳當下「奮鬥者」文化精神內核,填補了深圳沉浸式肢體劇演出市場的空白。
據招商文化總經理孫奇傑介紹,選擇「交易人生」這個主題,最大程度呼應了深圳的城市精神。他表示,實際上,《交易人生》想要表達的是「人生不是什麼東西都可以拿來交易的」。「我們的slogan是『愛與夢想不可交易』,也是回應大家對深圳精神的疑問。深圳也有不可交易的東西,深圳有夢想和愛的力量,這才是真正的城市精神。所以這也是肢體劇的一個重要立意。」
在劇情設計上,故事採用了一條主線、多條支線的組合式劇情,給予觀眾足夠大的探索空間。同時,《交易人生》不設固定坐席,觀眾在跟隨演員的行進式觀演的過程中,還可以自主選擇不同的劇情體驗,了解角色背後的故事,甚至沉迷於某個角色的個人軌跡。

記者在現場看到,升級改造後的明華輪,將法式元素與當代城市文化巧妙融合,室內空間參考還原19世紀末法國新藝術運動的元素,融合東方植物紋樣。船內的改造既保留了船艙社交的近距離尺度,也兼顧了產品的豐富性和話題度,讓遊客在一個轉身的尺度接收來自世界各地的「驚喜」。
未來,深圳海上世界明華輪將以沉浸式演藝、主題商業、法式風情、環球美食、時光展覽各業態集聚其中,共同構成沉浸式演藝綜合體,讓看劇、社交、購物、娛樂成為一種「chill」的生活方式,藝術與生活的邊界在此消融。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