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大館將開放「何處是吾家」展 以共創壁畫連接移民社群

2025-09-29 20:29:47 藝術

壁畫家Eric Okdeh介紹壁畫《堅韌》。香港文匯報記者 雨竹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雨竹)10月1日,大館將開放全新文化古蹟常設展覽「域多利監獄F倉:何處是吾家」,透過昔日監獄内的入境事務處域多利中心遣返無證入境者及越南船民的歷史,探索與移民、流徙相關的主題。

本次展覽的焦點為費城壁畫家Eric Okdeh主導創作的壁畫《堅韌》。作品由藝術家及香港昔日的越南難民、移民社群、尋求庇護者、前域多利監獄職員、曾於海上救援越南難民的前水警合作完成。這些參與者來自15個不同的國家。整個創作過程對Eric來講也是一次新鮮的體驗。

壁畫《堅韌》是一個社區共創作品。主辦方供圖

大館文物事務部主管鍾妙芬表示,團隊除希望透過藝術形式呈現文化,亦期待更多社區成員參與到文化項目中,以讓更多聲音共同詮釋歷史,增強公眾對共融社會的追求和實踐。

大館文物事務部助理策展人陳嘉瑩介紹,F倉曾是一個收押所,處理所有的入冊及出冊,以及訪客探訪;現時是不少公眾熟悉的地方,因為它既是域多利監獄的一個入口,也是一個出口。

她介紹,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香港的無證入境者大潮遽升。於是入境事務處在1980年代於域多利監獄增設域多利中心,處理無證入境者的相關事務。也曾有越南難民在D倉天台上寫下不想被遣送回越南的請求。這都是域多利監獄歷史的一部分。

Eric創作壁畫已有28年。他曾在賓夕法尼亞州的州立監獄工作了20年。「我和約20至30位服刑者合作過壁畫項目。我們在布上畫下圖案,以方便在室內工作,然後把作品帶向社區。我們這樣做也是為了讓這些服刑者對他們所來自的社區作出補償。在項目中,我們能夠處理非常獨特且有挑戰的主題,但也強調每個人的同理心和人性。」

Eric Okdeh 曾在賓夕法尼亞州的州立監獄工作了20年。香港文匯報記者 雨竹 攝

他分享,《堅韌》的創作用時約10天,在颱風影響香港時,他也沒有停止打磨。作品包括參與者們畫作中的元素。Eric也通過與大家交流獲得了一些靈感。「比如我和兩位曾在域多利監獄工作的人聊了幾個小時,他們分享了很多在監獄中的工作經歷。其中一人說,她有一件一位女囚徒給她織的毛衣,她很珍視那件毛衣。於是我便想要把編織者的形象放到壁畫中。」

Eric認為,此次所有參與者的故事背後,都存在着某些共同點和共同的人性。有些人的畫稿內容直接地體現在了壁畫中,有些人的創作則融入了壁畫的整體設計和構圖。各種元素包括多國國鳥、樹根、飛機等。壁畫中更有一些多語言監獄塗鴉的臨摹版。

參與者們的畫作於展廳一角呈現。香港文匯報記者 雨竹 攝

為配合此次展覽,10月13日晚上7時至8時30分,大館將於賽馬會立方以英語進行「大館對談:回溯香港越南難民的歷史」,並提供粵語即時傳譯。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