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方俊明)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與中國國家航天局聯合主辦的「無盡探索:中國的航天、航空及航海」展覽今天(29日)在澳門科學館開幕。多項展品首次在澳門亮相,嫦娥五號、嫦娥六號採回的月球樣品同時展出,殲-20等「20家族」及「山東艦」航空母艦模型也一併展示。展覽還設「澳門專區」,展示澳門在航天、航海領域成果及與內地合作成就。
嫦娥五號、嫦娥六號採回的月球樣品同時展出

據了解,本次展覽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給參與「澳門科學一號」衛星研製的澳門科技大學師生代表的回信精神,落實中央支持澳門科技發展決策部署,全方位展示中國在航天、航空、航海領域取得的最新成就,激發澳門公眾特別是青少年對科技創新的熱情,助推澳門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攀升。

本次展覽以「科技+科普、成果+文化、參觀+體驗」為理念,重點展示新時代以來中國在航天、航空、船舶領域的重點工程及取得的豐碩成果,多項展品首次在澳門亮相。嫦娥五號採回的月球正面樣品與嫦娥六號採回的人類首份月球背面樣品,嫦娥六號返回艙及降落傘實物,「20家族」的殲-20、運-20、直-20等飛機模型集中對公眾展示。
殲-20等「20家族」及「山東艦」航母模型展示

「山東艦」航空母艦、「愛達·魔都」號大型郵輪、大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等被譽為造船業皇冠上的「三顆明珠」的模型也一同展出。而「澳門專區」則展示了澳門在航天、航海領域豐碩成果及與內地合作的成就。
據悉,近年來,澳門積極參與「澳門科學一號」衛星研製等航天任務,獲「月球與行星科學全國重點實驗室」授牌,舉辦「中國航天日專題活動」「澳門北斗航天大賽」等科普活動,激發青少年的科創熱情。

展覽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航空發動機專家尹澤勇,嫦娥六號任務探測器系統副總指揮張玉花等六位專家將圍繞各自領域開展系列科普講座。展覽將持續至10月12日。
本次展覽由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中心、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聯合策劃,由中國航天基金會支持。國家航天局國際合作司、新聞宣傳辦公室、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文化司、教育及青年發展局,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澳門科學館等相關代表參加展覽開幕典禮。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