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導演思辨創作本質「要和這個世界重新聯繫」

2025-09-27 04:04:37 娛樂

電影似夢,電影也造夢?當畢贛說電影和夢的介質很相似,霍猛也覺得自己很多靈感來自於童年時期的記憶。夢境還是記憶,到底可不可靠,和電影的敘事是怎麼樣的共生關係?在導演們的對談中,催生了年輕電影人的好奇追問。

畢贛直言,記憶不可靠,做夢也很不可靠,但現在更深刻的是這個世界也是不可靠的。畢贛對每天看到的數據、新聞,都覺得不可靠。為了重建對日常的真切感觀,畢贛告訴影迷,最近他日常上下班開始騎共享單車,「我想把我的觸覺、把我的雙手交給自行車,把我的眼睛交給街道,把我所有的感官都還給這個世界,和這個世界重新發生聯繫。」畢贛覺得,當下很多人和周邊的世界開始脫離了聯繫,沉浸於自以為可靠的經驗裏面,但這是很危險的處境。

蔡尚君則還是言簡意賅四個字:關注現實。在他看來,電影就是以幻覺對幻覺,所以交流的過程中,一邊建構一邊自然呈現出意義。「沒有判斷的美才真正是最好的美。」蔡尚君很喜歡這句話,他喜歡天然、自發流動的那些細小的東西,或許是電影最好的表達。

霍猛作為老師,也是導演,他以鼓勵的口吻肯定這個問題捎帶的真實感受。「既然你關注着它,那它也可以成為電影的一種。」霍猛認為,每個真實的內心對這個世界的感受都值得被尊重。

對話進入尾聲,賈樟柯邀請對話嘉賓們用握手的合影照,紀念「此刻握手」。他也以旁白畫外音敘說,透過三位導演的作品,帶給華語電影的高光,或許有一天因為高光,我們可以意識到:不管市場怎麼變化,華語電影在創作上仍然處在一個黃金時代。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