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兵)「看,那兩隻熊貓邊啃竹子邊嬉戲,好獃萌!」走進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親眼目睹如此多的大熊貓,不少港媒記者驚喜不已。

9月22日至27日,「港媒川渝行,潮湧雙城記」香港媒體川渝參訪團走進川渝,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是其中重要一站。在風景如畫的景區參觀,不時有大熊貓閃現,記者們手中的相機響個不停,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今年以來,來基地參觀的遊客人數達623萬人次,其中境外遊客佔4%左右,較去年同期增長57.21%。」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相關負責人介紹,自外國旅客免簽證政策實施以來,遊客量特別是境外遊客量有明顯增加,2024年較2023年境外遊客增長183.81%。

談及即將到來的國慶黃金周,前述負責人表示,預計今年的人流量會跟去年大致持平,去年國慶節7天該基地遊客總人數約40萬人,平均每天5.7萬人。為確保入園有序,該基地日遊客量上限為8萬人次,並分上下午票入園。今年以來,香港遊客有1300餘人次,香港遊客持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香港居民身份證、護照等證件均能在線購票。
沉浸式遊覽帶來新體驗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始建於1987年,是世界著名的大熊貓遷地保護基地、科研繁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和文化旅遊基地。截至2024年底,該基地大熊貓種群數量達260只,還擁有全球最大、數量達182只的小熊貓圈養種群。

「近十年來,基地開展或聯合開展各類科普教育活動3000餘場次,編撰科普讀物22部,製作科普影視作品22部61集,成了全國領先的科普教育機構。」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科普教育工作人員吳櫻介紹,該基地在科普教育方面取得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成就:一是在科普展覽展示方面,運用場景復原、沉浸式遊覽和互動體驗等方式,打造了全球首個以大熊貓為主題的互動體驗專題博物館,還陸續開發了涵蓋大小熊貓、金絲猴、鳥類、竹類與昆蟲等多個主題的科普互動場景,豐富了遊客遊覽體驗;二是在科普活動方面,成功開發出九大主題研學實踐課程和九大品牌科普項目,積極推動以大熊貓為代表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知識普及;三是在科普傳播方面,圍繞生物多樣性保護主題,持續推出科普圖書、科普影視作品,通過線上線下融合傳播,延伸科普教育的影響範圍。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