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兵)「都說我無憂無慮沒有傷心事,心寬體胖不忍直視」,一段魔性RAP讓三星堆文創產品「青銅啾啾」一躍成為新晉文創頂流。
「青銅啾啾」的原型是1986年出土、身高不足8厘米的銅神樹花蕾立鳥。走進三星堆博物館文創店,「青銅啾啾」穩坐C位。2024年銷量突破8萬件,銷售額超500萬元,成為遊客追捧的「明星產品」。
「設計師保留鳥冠、鳥喙等特徵,採用萌態毛絨造型直擊年輕審美。」三星堆管委會文化產業部部長林維介紹,歷史文物精準對接多元需求,才能產生情感共鳴和流量。例如,三星堆面具雪糕,在娃娃頭的外形中融入面具元素,能勾起無數人兒時的記憶。「每啃一口都是啃的歷史」,觸發了人們的興趣點,於是成了遊客打卡三星堆必買的產品之一。

「考古盲盒」「面具雪糕」「啾啾手辦」等成為「帶貨王」,目前三星堆在售文創產品達2700餘款,去年的銷售額達2億元。
「三星堆至今還未發現文字,是一個很大的缺陷。」林維表示,在三星堆文化二次解讀時,沒有文字做支撐顯得沒有說服力,這就需要一些活態化的傳承手段。文創將傳統文化和時尚國潮相結合,能讓遊客更生動地感受到三星堆文化,不失為一種好手段。因此,三星堆文創產品不僅是一些商品,更是一個文化傳播的有效載體。


三星堆積極探索「博物館+文旅公司」協同創新模式,與100多家文旅公司達成合作,雙方資源共享、產業共建、優勢互補。目前,三星堆每年的文創產品更新率達30%,徹底擺脫了博物館文創套路化、同質化的問題。同時,三星堆還擁有100餘人的團隊,今年推出了60餘款新品、佔比10%,「自營開發不僅可以作為兜底,還可以起到鯰魚效應。」
「去年,三星堆文物赴港展出,文創產品成了『最後一個展廳』。」三星堆博物館副館長余健說,「文物+文創」成了文化走出去的一種有效方式。
責任編輯:
之袁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