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2日,「2025北京文化論壇——中法影像對話系列活動」隆重推出「光影百年·中法同行」電影音樂會,以音樂為紐帶,以影像為載體,致敬中法兩國電影藝術的輝煌成就,開啟中法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台長慎海雄,法國前總理、法國政府中國事務特別代表讓-皮埃爾·拉法蘭出席活動並致辭。中央黨校副校長、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李文堂,中宣部文藝局局長陳名傑,中宣部電影局主持日常工作的副局長毛羽,法國奧弗涅-羅訥-阿爾卑斯大區副主席蘇菲·洛特科夫,法國駐華大使館文化、教育與科學事務公使銜參贊、北京法國文化中心主任艾文鴻,法國駐華大使館總領事華繼永,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法國演員朱麗葉·比諾什等出席活動。

慎海雄在致辭中表示,習近平主席指出,文化能夠連接心靈,藝術可以溝通世界。光影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在推動文明交流互鑒中發揮着重要作用。百餘年來,中法兩國在影像藝術的長河中相互映照、並肩前行,結下了深厚而真摯的友誼。本次電影音樂會既是為紀念法國電影誕生130周年、中國電影120周年的文化盛事,更是中法兩國影人以光影為橋、以音樂為媒,深化情感聯結與藝術交流的重要時刻。2025北京文化論壇特別策劃「中法影像對話」系列活動,目的就是推動中法兩國包括電影在內的多領域合作取得更多豐碩成果,為增進兩國友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衷心祝願中法兩國文化界友誼長存,藝術長青。

讓-皮埃爾·拉法蘭在致辭中表示,電影不僅是技術的飛躍,更是跨越國界的情感語言和文明對話的載體。回顧中法兩國在電影修復、合拍、影人交流等方面的豐碩成果,包括《狼圖騰》《山河故人》《熊貓月亮》等影片以及劉燁、趙濤等藝術家的突出貢獻,彰顯出中國電影扎根文化、宏大敘事的雄心。電影能超越語言的局限,直抵人心,期待未來兩國繼續以電影為橋,推動更多對話、互鑒與共同創造。

音樂會上,中法兩國電影人聯袂推薦、深情分享,在光影與旋律的交織中,帶領觀眾重溫經典,喚起中法電影交流的珍貴記憶。活動現場演奏了中法合拍電影《風箏》《狼圖騰》等電影音樂。法國電影工作者帶來多段拍攝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的珍貴影像,巴黎中國電影資料中心帶來館藏作品《定軍山》《勞工之愛情》《西廂記》的片段。

音樂會的互贈環節,寓意中法電影攜手同行的百年,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未來。查理·卓別林的孫女卡門·卓別林將一幅珍藏多年的卓別林與梅蘭芳合影贈予梅蘭芳先生曾孫、梅蘭芳紀念館研究員梅瑋。梅瑋則回贈書籍《梅蘭芳菲》。中國電影資料館副館長張旭霞與法國奧弗涅-羅訥-阿爾卑斯大區副主席蘇菲·洛特科夫同樣互贈珍貴電影禮物,寓意中法電影文化圓滿合作、歷久彌新。

本場電影音樂會是「中法影像對話系列活動」的開幕盛典。其後,多位法國影人將深入北京多家文化機構,與中國電影人、學者、青年學生展開多維度對話。
「2025北京文化論壇——中法影像對話系列活動」以電影為軸,跨越學術、產業與文化領域,推動中法影像藝術從歷史回顧邁向共同創作,為兩國人文交流注入持續而深刻的活力。
中宣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相關部門負責同志,中國國家博物館、梅蘭芳紀念館等文化單位相關負責同志,北京市相關部門負責同志,中法兩國相關人士、在京高校師生等600餘人參加活動。
(來源:央視新聞)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