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子龍)第六屆粵港澳大灣區傑出青年企業家頒獎典禮昨日在香港、澳門同步舉行。本屆共有79名青年企業家獲獎,多位企業家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憑藉國家戰略支持、開放包容的營商環境及產業與科技的深度融合,已成為海內外青年創業者的「機遇高地」。隨着大灣區一體化建設持續推進,其在政策扶持、資源匯聚與國際聯通等領域的優勢將進一步放大,為青年群體實現創業夢想提供更廣闊的空間。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政府積極推動青年把握大灣區龐大的機遇,敢於創新,實踐夢想。

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過去舉辦的五屆「粵港澳大灣區傑出青年企業家」評選,表彰500多位大灣區建設的中外年輕一代領航者。昨日舉行的第六屆粵港澳大灣區傑出青年企業家頒獎典禮,由全國政協常委、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主席蔡冠深,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副局長梁宏正,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青年工作部副部長萬寧,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主席李大宏等擔任主禮嘉賓。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廣東省副省長張國智、澳門特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戴建業分別發表視頻致辭,丘應樺及蔡冠深致辭(見另稿)。
線上線下逾15萬人參與盛典
線上線下逾15萬人共同參與是次盛典,獲選為粵港澳大灣區傑出青年企業家的鄭仲基,特別提到家人與同事的到場支持讓他倍感溫暖。談及獲獎原因,他認為評委團認可企業20年來的堅持,其公司已在大灣區深耕20年,服務過灣區內眾多城市的民眾。
他期望,公司能繼續在大灣區不同城市拓展業務,創造更多價值。他鼓勵青年人指,大灣區有龐大的人口基礎與政府支持,未來亦會有很多機會,只要把握機遇,一定能創作出更多成果。
獲得最佳創業獎的夏定坤,將獲獎歸功於粵港澳大灣區優越的創業環境,直言「正因有這樣的土壤,才有機會獲得這個獎項」,同時也感謝團隊的努力與付出,認為團隊是取得成績的關鍵。針對香港青年在整個大灣區的機遇,他明確表示,未來機遇更多,因為在國家發展大局下,粵港澳大灣區將實現整體發展,必將釋放更多潛能。
獲得粵港澳大灣區傑出青年企業家的戴繼揚表示,未來將持續為大灣區建設貢獻力量。在他看來,當前大灣區為港澳與內地青年帶來莫大機遇,其關鍵優勢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沿海開放城市的包容度,能讓創業者感受到開放的營商氛圍;二是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從連續6屆舉辦頒獎典禮,到粵港澳三地政府主要領導的重視,都能看出對青年企業家成長的關注。
獲獎者:港優勢體現在低稅制人才
獲得最佳社會責任獎的鄭深升表示,自己已在香港生活創業8年。她形容在港發展的體驗非常幸福,認為香港的優勢體現在低稅制、優質投資環境,以及對各行業高才、優才、碩士、博士等人才的強大吸引力。對於有意來港創業的青年,她熱情邀約到,香港的政策對年輕人十分優待,無論是拚事業還是闖未來,這裏都是理想選擇。
她強調,香港是連接全球的自由經濟體,擁有高度自由的發展空間,又能暢通聯通世界的渠道,這一優勢即使到未來亦無可替代。
支持港青創新創業 為灣區建設獻港力
第六屆粵港澳大灣區傑出青年企業家頒獎典禮於昨日舉行。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視頻致辭時表示,青年是國家和香港的未來,是推動社會與經濟長遠發展的重要力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主席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是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最佳切入點,為廣大青年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無限的可能性。他鼓勵更多有志創業的青年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廣闊舞台發揮所長,開拓事業。他有信心,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會繼續與政府攜手合作,支持香港青年創新創業,為大灣區建設貢獻香港力量。
粵續為創業者優化營商環境
廣東省副省長張國智視頻致辭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實施6年來,粵港澳三地凝聚共識、合力攻堅,推動大灣區建設收穫豐碩成果。她指出,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自成立以來,積極推動粵港澳企業交流合作,為一批有志於建設大灣區的青年才俊搭建創新創業、拚搏逐夢的舞台。廣東省將一如既往支持,包括企業家聯盟成員在內的廣大創業者在大灣區發展,持續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搭建更多交流合作平台,持續提供最大便利、最優服務。
澳門發揮內聯外通獨特優勢
澳門特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戴建業視頻致辭時表示,澳門將持續豐富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的內涵,充分發揮內聯外通和中葡合作精準聯繫人的獨特優勢,不斷優化中國葡語系國家科技交流合作中心的功能,利用與大灣區一體化發展的市場機遇,協同大灣區各兄弟城市強化規則的銜接,推進機制的對接,共同營造開放、便利、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培育有利於創新創業的生態系統,進一步發揮促進中葡經貿科技合作中的橋樑作用。
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致辭時表示,香港的產業結構正在轉型,引進和發展新興產業是香港特區政府的重要工作,而很多新興產業需要透過香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深化協同發展,才能互惠共贏。香港在大灣區建設中肩負引領帶動的重任,將繼續加強與廣東、澳門的互利合作。在上星期發表的施政報告中,行政長官便提到積極推進香港國際機場東莞空港中心的發展,內地貨物可在東莞完成安檢及收貨,使用水路直接運到香港國際機場上機,大大降低運作成本,是大灣區合作的成功典範項目,期望透過不同政策及措施的落實,在整個大灣區締造更多商機。
全國政協常委、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主席蔡冠深致辭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成立8年來,在講好中國故事和大灣區故事的同時,也在港澳內地接待了數十個來自各國的工商界代表團,舉辦各種參訪、商貿洽談、投資推介活動,成效顯著,已經成為區域內活躍度最高、聯通中外的重要平台。
他並指,聯盟在河內、胡志明市、吉隆坡和金邊成立了分會,並在越南、馬來西亞和柬埔寨三個國家設立了中國─東盟品牌出海中心,為中國企業出海2.0的品牌出海,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