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星港台學者齊聚新加坡 暢談當AI遇上東方智慧

2025-09-23 04:05:46 娛樂
●一眾嘉賓於台上合照。

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是現代中國「革命之父」孫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亦是新加坡建國60周年與新中建交35周年。值此意義深遠之際,香港中國經濟文化發展促進會聯同新加坡KOTA CAPITAL、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合辦的新加坡、台灣、香港三地論壇「當人工智慧遇上東方智慧——如何建構AI時代的人文價值」於9月18日在新加坡國家美術館舉行,香港中國經濟文化發展促進會會長盧業樑、名譽會長丘東,新加坡國家研究會基金主席、新加坡前副總理王瑞杰,Kota Capital企業顧問、前李顯龍總理內閣秘書劉和民、董事總經理鄺子能,台中市長胡志強、梅花媒體集團董事長王綽中以及ETtoday社長馬詠睿等應邀出席主禮;主講嘉賓包括英偉達高級資料科學家張家駿,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立法會議員鄧飛,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兼職教授顧凌雲與來自台灣的亞太綜合研究院院長湯紹成,分別以「從AI的技術前沿看AI的潛力與局限」、AI發展中的倫理問題、「儒家思想與以人為本的設計:AI時代的人類角色再定義」、善用AI實現《禮運大同篇》描述的和諧社會為題,分享當人工智慧遇上東方智慧時,如何為人類領航、驅動未來的見解。

盧業樑於開幕儀式上,以「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為題作主旨致辭。他指出,人民「安居樂業」的追求正是儒家大同社會的中心思想,並即場以粵語誦讀《禮記·禮運大同篇》,強調跨越數千年的中華文化核心價值,就是以仁為本的人文關懷。

盧業樑表示,香港、新加坡、台灣同是以華人為主的經濟體,曾並肩閃耀於「亞洲四小龍」之列,引領亞洲經濟浪潮;面對被譽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AI轉型,效率與利益至上的演算邏輯,遇上以天下大同、和諧共生為本的東方智慧,能否與西方「物競天擇,弱肉強食」的核心觀念和諧共存,正是本次論壇希望探討的核心議題。他期望中華智慧能成為科技發展與人性之間的平衡點,為AI時代注入人文價值。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