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暢 北京報道)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局局長朱鶴新22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十四五」以來中國外匯儲備始終穩定在3萬億美元以上。近兩年在3.2萬億美元以上。國家外匯局持續做好外匯儲備經營管理,保障資產安全、流動和保值增值,外匯儲備充分發揮了國家經濟金融重要「穩定器」和「壓艙石」作用。他亦提到,支持上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在自貿試驗區、海南自貿港、粵港澳大灣區等重點區域先行先試外匯創新政策。
人民幣跨境貿易使用佔比升至近30%
朱鶴新指出,「十四五」以來,外匯市場交易理性有序,穩健性增強,人民幣匯率上下浮動彈性增強,發揮了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的功能。企業外匯套期保值的比例已經由2020年的17%已經上升到30%左右,人民幣在跨境貿易中的使用佔比由16%上升到近30%,外匯市場韌性進一步增強。
「面對更趨複雜嚴峻的外部環境,中國涉外經濟頂住壓力、穩定發展,對外經貿呈現多元化格局、韌性增強。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經常賬戶順差與GDP之比保持在合理區間。」他亦介紹稱,跨境雙向投融資活躍,7月末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境內股票、債券、存貸款超10萬億元人民幣。展望「十五五」,朱鶴新表示,「我們將健全『更加便利、更加開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的外匯管理體制機制,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相關閱讀:
責任編輯:
趙霁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