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文匯快評:政策扶持確保公平 北都區發展樂觀以待

2025-09-22 14:31:16 快評

文/文平理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深化改革,採取創新模式,包括直接批地給予企業,力求加速發展北部都會區,備受社會關注。如何避免北都區淪為住宅項目,行政長官李家超強調將採取「產業綁定」,批地決定權在政府,會考慮整體經濟效益;強調北都區並非「房樓政策」,屬於重要發展項目。

北都區是香港產業升級的試驗點和希望,不要成為另一個貝沙灣,公眾關心合情合理。李家超表明北都區並非「房樓政策」,釋放明確信息,有助增強公眾對北都區發展的信心。香港科研實力雄厚,但發展創科產業始終是新手,應多借鑒深圳、杭州等城市的成功經驗,摸索適合香港的模式,開創創新發展的新篇章。

本港經濟結構單一,對地產業依賴較大,包括港鐵其實都是綁定地產來發展。這種「主業+地產」的模式,很受樓市好壞影響,一旦樓市陷入低谷,企業收入大減,主業可持續性亦受衝擊。本港整體經濟更是如此,樓市𣈱旺,普羅打工仔、連不少專業中產人士都「上車」難;但樓市大幅下調,問題則會更大,政府財赤、百業不景、催生負資產……本港要加快產業轉型、擺脫對樓市遇份依賴,講了許多年,此次施政報告可謂看到有實在措施。

施政報告以北都區為平台,落實創科產業先行政策。更關鍵的是有由行政長官親自掛帥的北都發展委員會,財政司司長、政務司司長、財政司副司長分別負責3個小組。政府主導發展,改變被動等企業投資,同時審批程序拆牆鬆綁、政府制定優惠政策包,相信北都區發展吸引力明顯增加。

北都區發展「築巢」方案已寫好,下一步就是如何「引鳳」「養鳳」。畢竟,本港多年來靠地產金融,主要大企業業務集中在這些產業,對發展投資大、回報期長的創科產業舉棋不定。公眾則擔心改變一貫的審批制度,會否出現利益輸送,創科發展會否走樣,最終還是地產項目。

因此,要保證北都區發展提速提效,政府要做好推動者、監督者角色,多向其他成功發展創科產業的城市「取經」。深圳是全國乃至全球有名的創新之都,培育出華為、大疆、騰訊等創科巨頭:杭州「六小龍」異軍突起,當中有很多辦法值得本港認真研究學習。

例如杭州總結出「三個真」政策和「兩底線」原則,支持企業越走越好、越走越快、越走越遠。

「三個真」:一是「真材實料」的政策支持,支持企業開展關鍵技術攻堅研發投入;二是「真金白銀」的發展投入,在「3+N」產業基金集群(科創基金、創新基金、併購基金和N只行業專項基金)的基礎上,打造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引導基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投長期;三是「真心實意」的服務保障,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市,讓「有求必應、無事不擾」成為常態。

「兩底線」:不允許中飽私囊,杜絕權力尋租;不允許利益輸送,確保市場公平競爭。在這兩個原則下,政府大膽鼓勵市場創新,即使部分項目試錯失敗,也不會過度干預。政府的職責,是提供「陽光雨露」,讓企業茁壯成長。正是這種政府與市場的良性互動,構建了杭州獨特的創新生態,讓「六小龍」這樣的科技企業迅速成長。

香港是全球唯一同時擁有5間世界百強大學的城市;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的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中,香港在全球139個經濟體中排名上升三位至第15位,並在亞洲保持第五位。在百強創新集群中,「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群獲評為全球第一;香港還是全球第3的國際金融中心、IPO長期位居全球前列。充分運用固有優勢、發揮好政策效力,吸取百家所長為我所用,北都區創新發展、香港產業升級,值得樂觀以待。

責任編輯: 木羽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