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九三閱兵「廣告效應」 紅旗導彈亮相塞爾維亞

2025-09-22 07:58:39 軍事

(香港文匯報記者 宋偉 遼寧報道)當地時間9月20日,塞爾維亞在首都貝爾格萊德舉行「團結的力量」閱兵式,紀念塞爾維亞統一、自由和國旗日。據央視報道,中國製造的紅旗-22地空導彈武器系統、紅旗-17防空導彈系統驚艷亮相,給當地民眾留下了深刻印象。近年來,憑藉尖端技術突破、卓越的性價比、智能化體系化和靈活的合作方式,中國防空裝備成功打開全球市場,客戶遍布亞、非、歐以及拉丁美洲。本月初,九三閱兵集中展現中國先進武器裝備和強大製造能力,又為防務增長帶來了一波強勁的「廣告效應」。

紅旗-22地空導彈武器系統 ●當地時間20日,中國紅旗導彈系統亮相塞爾維亞閱兵式。 新華社

事實上,塞爾維亞早在2022年就曾接收首批FK-3(即紅旗-22外貿型)防空導彈。作為一款防禦性武器,紅旗-22是中國第四代中遠程防空導彈的核心裝備,自2017年建軍90周年閱兵首次亮相以來,已形成完整作戰體系。

塞軍:紅旗系統增強國防

今次參加塞爾維亞閱兵式的紅旗-22導彈發射車,以8×8輪式底盤為基座,搭載4枚導彈發射筒。與之協同的紅旗-17則採用6×6輪式底盤,可同時制導4枚導彈。兩種武器搭配使用,使塞爾維亞的遠中近程防空能力得到質的提升。塞軍防空導彈旅指揮官曾公開表示,該系統顯著提升了雷達探測距離與目標跟蹤精度,毀傷範圍擴大近40%,極大增強了國土防空能力。

防空系統實戰戰力卓越

不僅在塞爾維亞,以防空裝備為代表的國產武器,近年來已先後在巴基斯坦、埃及、沙特阿拉伯、阿爾及利亞、尼日利亞、委內瑞拉等國家和地區「落地生花」,更在實戰中有不俗表現。譬如今年5月的印巴衝突中,巴基斯坦使用從中國引進的獵鷹-80系統,曾一夜成功攔截12架印度無人機。獵鷹-80以13次攔截,12次命中,92%的成功率創造了全球反無人機作戰的新紀錄。而在印巴邊境,紅旗-16也曾創下多次成功攔截戰機的紀錄。

「實戰是檢驗武器裝備優劣與否的唯一標準。」軍事專家宋忠平接受香港文匯報採訪時表示,這些武器裝備經歷實戰的檢驗,更能證明中國武器裝備發展的技術路徑是正確的,發展的方向是得當的。

國產防空裝備不僅在多次地區衝突中彰顯出其可靠性,更憑藉極具競爭力的性價比,成為眾多國家「非西方化」國防解決方案的首選。以塞爾維亞採購的國產FK-3系統為例,其單價約為8,800萬美元,而歐洲同類產品單價則高達2.69億美元。在性能相近的情況下,中國防空裝備的價格通常僅為歐美同類產品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

中國軍備出口全球第四

近年來,中國的全球防務裝備出口地位穩步提升。來自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數據顯示,在2020至2024年間,中國以5.9%的市場份額成為全球第四大防務裝備出口國。

一方面,以閱兵的形式發布尖端技術與大國重器,無聲卻強有力地證明了中國在關鍵軍事技術領域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另一方面,受閱裝備國產化率100%的標籤,向全球傳遞出中國作為一個安全、穩定、可靠的大型國防工業體系擁有者的形象。其次,九三閱兵精準觸達了那些有強烈國防現代化需求,但受限於預算或地緣政治的國家,清晰傳遞出中國軍貿極高性價比、不受政治條件限制以及深度定製化服務的核心優勢。尤為重要的是,九三閱兵展示出中國強大的組織能力、科技實力和經濟韌性,更會轉化為國際市場和合作夥伴的堅實信心。

今年上半年,中國防空系統出口訂單量首次反超俄羅斯,成為全球第二大防空系統出口國。如今的「中國製造」代表着可靠性能與高效交付。伴隨中國防務出口進一步向「高端技術解決方案提供者」轉型,憑藉性價比、靈活性、技術快速進步和創新的合作模式,中國正在全球防務市場上贏得越來越多國家青睞。

●中國是全球第四大防務裝備出口國。圖為「中國軍工」展團年前亮相巴基斯坦防務展。 資料圖片

體系化輸出客戶黏性強

與此同時,中國採取了廣受歡迎和更加靈活的定製化與技術轉讓模式。諸如巴基斯坦、阿爾及利亞都與中國建有聯合生產線或合作研發項目,通過提供有限度的技術轉讓和本地化生產方案,中國也在幫助海外客戶提升自身國防工業能力。從過去單純出售防空裝備,轉向提供雷達、指揮系統、無人機協同和人員培訓等整套防空體系解決方案,這種「體系化」輸出模式極大增強了客戶黏性。

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始終堅持軍售不干涉內政、不附加額外政治條件,這與一些傳統武器出口國的做法形成鮮明對比,為眾多希望保持外交獨立的國家提供了新選擇。隨着技術進步和實戰口碑的積累,中國在全球防空裝備領域的影響力無疑將進一步擴大。

殲20S實現人機協同作戰

2025空軍航空開放活動目前正在長春舉行。震撼亮相九三閱兵的世界首款、也是目前唯一一款隱形雙座戰機殲-20S,在室內展區首次以大比例模型展示。伴隨殲-20S列裝,中國正以有人—無人協同作戰概念牽引技術突破,推動未來空戰從「平台對抗」向「體系博弈」的轉變。

軍事評論員張學峰介紹,現在各國都在發展無人僚機、無人機,後座艙飛行員可以指揮、控制空中僚機打擊對方。

作為全球首款正式列裝的雙座重型隱形戰機,殲-20S兼具中遠程制空、對地對海精確打擊、戰術指揮控制於一體。其雙座設計並非簡單增加乘員,而是通過「駕駛—戰鬥」分離模式,解決了高性能戰機在複雜電磁環境下飛行員任務過載的難題。執行任務時,前座負責飛行機動,後座專注傳感器調度、武器控制和無人僚機指揮,從而使戰機實現從「飛行平台」到「空中作戰指揮中樞」的跨越。

最為重要的是,殲-20S可實現有人—無人協同作戰,後座飛行員能同步指揮多達6架「忠誠僚機」無人機,構建分布式殺傷網,大幅拓展作戰半徑和任務靈活性。面對未來智能化戰爭,殲-20S已然轉變為空中戰術管理核心。

責任編輯: 木羽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