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天文台預計超強颱風「樺加沙」本周三(24日)襲港出現相當於十號風球的颶風,同時受天文大潮及顯著風暴潮影響,沿岸水位可匹敵2017年的「天鴿」和2018年「山竹」,恐造成嚴重水浸。當年遭受「山竹」嚴重破壞的將軍澳海濱長廊,今日(21日)下午已嚴陣以待,在將軍澳南一帶單車徑及部門出入口,均擺放了多層沙包和水馬,防止海浪湧入附近屋苑。另外同遭「天鴿」和「山竹」嚴重破壞的杏花邨,今日晚上不少居民恐翻版「山竹」再現,紛到超市掃貨儲存食糧,大排長龍。
翻查資料,2017年8月「天鴿」襲港中心風速一度達每小時185公里,屬「超強颱風」級別,當年鄰近香港都造成極大影響,數小時內天文台發出熱帶風球警告由8號風球升至10號,是當年首個10號風球,本港多區受持續破壞及水浸。期間,杏花邨因湧浪及海水倒灌,嚴重水浸,一個地庫停車場更被水幾乎注滿,數十輛私家車被淹沒;大澳水浸,水深一度及腰,潮湧急至沖入居民屋內。風暴期間至少有129人受傷。
至2018年9月超強颱風「山竹」襲港,其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為每小時250公里,問鼎當年「風王」。襲港期間,10號風球維持長達10個小時,力壓1960年的颱風「瑪麗」,登上「最長命」10號風球第二位,更是繼「天鴿」後,連續第二年發出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山竹」的破壞力亦非常驚人,維港水位上升達到2.35米,打破「溫黛」(1962年9月1日襲港)的紀錄,全港多區遭遇洪水、淪為澤國,紅磡海濱廣場二、灣仔、中環、旺角有商業大廈玻璃幕牆爆裂,將軍澳海濱長廊爛如廢墟,全港超過4萬戶電力供應中斷,停電亦引致部分地方的食水供應受到影響,其中杏花邨多幢大廈停水停電數天。「山竹」共造成458人受傷。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