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唐文)新一份施政報告主題為「深化改革 心繫民生 發揮優勢 同創未來」,提出豐富置業階梯、加速北部都會區發展、促進生育及寵物經濟等措施。
雖然租者置其屋計劃未明確重推,但政府將於明年展開調查研究。現有措施能否真正惠及中產及基層?香港文匯報邀請斑馬星球科創加速平台創辦人洪為民、東區區議員郭浩景,以及時事評論員、國際策略顧問鄭國鈞共同探討。
焦點一:房屋政策是否重基層、輕中產?
施政報告提出調整居屋綠白表配額至50:50、「白居二計劃」增至7,000個配額並優先青年家庭及一人申請者,以及放寬資助出售單位轉讓限制至十年。
東區區議員郭浩景表示,居屋資格收入上限約為每月6萬元,估計可惠及約90多萬家庭(近200萬人),特別可幫助收入介乎約2.5萬至6萬元的夾心階層及青年置業,為他們提供結婚及上車機會。
郭浩景認為,中產定義虛幻,若以家庭收入中位數3至4萬元論(整體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為3萬元,而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則為4萬元),居屋政策是針對中產,但若以「有樓有車」為標準,則中產未充分受惠。他亦指,政府目標將公屋輪候時間由6年多縮至5年多,增加綠表配額有助公屋租戶轉居屋騰空單位,但需產業多元化及工作生活平衡(如鼓勵青年承擔家庭責任)以避免「躺平」趨勢。
斑馬星球科創加速平台創辦人洪為民指,北部都會區房屋發展將吸引市區居民遷移,形成新都市圈,但需先建好基建;中產定義應為家庭收入中位數上下(4萬元),增加居屋供應屬於幫助中產的政策,中產並非要效法頂層20%人士的生活方式。
洪為民贊成置業階梯概念,政府首先為青年提供穩定「庇護所」免除租屋後顧之憂,同時激勵青年努力及創業。他認為,「躺平」源於努力回報低及資產差距拉大,政府應確保基本生活需求滿足,讓青年見到「奔頭」。
時事評論員、國際策略顧問鄭國鈞則強調希望,他認為經濟環境若有憧憬,即使120呎公屋亦感滿足,否則居於1,200呎大屋亦無出路。惟他指出,施政報告短期措施與長遠願景略有矛盾,似「擦皮膚藥」治癌症,缺將財富「藏於民」的擁有感(如逐步供樓傳給後代);社會矛盾在於先富者永富,後進者無機會,政府需重建共同致富機制。
焦點二:北部都會區加速發展
施政報告提出成立由行政長官主持的「北都發展委員會」,訂立專屬法例簡化行政及法定程序,「拆牆鬆綁」及靈活批地,以引進生物科技、AI及航天等高附加值產業。北都區發展掣肘何在?能否惠及不同階層人士就業?
斑馬星球科創加速平台創辦人洪為民表示,北都區以往掣肘在於路徑依賴,例如走完環評、規劃、招標等程序動輒需要三五年,深圳則邊做邊改。他支持設立北都發展委員會,將發展升至香港戰略高度,特首親自掛帥及特事特辦可加速拍板,避免跨局「扯皮」。他希望北都區成為「特區中的特區」,可獲跨部門授權,並邀請內地部門及不同持份者參與,爭取中央政策支持,以「基建先行」創造需求及就業。
東區區議員郭浩景表示,施政報告提及可持續燃料、低空經濟、太空經濟等新產業,北都毗鄰內地可取長補短,創造青年就業。他憶述自己早年留學經歷指,比起香港年輕人重視畢業後的專業出路,外國年輕人更重視興趣發揮,不少人以高分修讀音樂、戲劇等專業,只為實現一技之長,北都區或有助香港轉型,構建多元產業結構。
時事評論員、國際策略顧問鄭國鈞認為,北都區不僅是匯集先進技術的園區,更需示範給外國看(如中國先進形象),改變對於香港舊有漁港刻板印象。他認為,青年修讀科目與從事工作未必有關聯,香港年輕人應開闊視野,放眼全國,心中充滿憧憬,他建議政府推動更多香港學生融入大灣區,避免「偏居一隅」心態。
焦點三:促進生育與寵物經濟
施政報告提出延長新生子女免稅額至出生後首兩年、增設15所資助幼兒中心及設1,500個輔助生育服務名額。這些措施能否提升生育率?
東區區議員郭浩景表示,2023年施政報告提出2萬元新生兒獎金及公屋優先等政策,輕微推升次年生育率(2024年較2021年高5,000宗);今次雙倍免稅額,估算可為有子女家庭每月省下約1,500元,僅可幫補奶粉錢,屬杯水車薪但也是好的開始。若香港希望轉型為生育友善城市,仍需要跟深遠的政策配套。
斑馬星球科創加速平台創辦人洪為民指,低生育率是全球趨勢,各國和地區政府均無法成功逆轉生育率,根源在於生活成本高企,都市人壓力大;他認為延長免稅只是一種表態的措施,要逆轉生育率,托兒中心更重要,同時職場也應營造家庭友善風氣,減輕女性對生育的後顧之憂。
有觀點指,智能手機及寵物或替代家庭陪伴,影響生育。
洪為民表示,寵物與生育之間並非因果替代的關係,但寵物經濟有市場潛力,如寵物醫療機械;但餐廳對寵物友好開放需視場合,如火鍋餐廳未必適宜狗隻進入,作為父母,他樂見子女接觸動物。
時事評論員、國際策略顧問鄭國鈞以其自身的養鴿經驗指出,寵物進餐廳可能引起一定的社會爭議,若僅為經濟效益而制定政策實為可惜,應為改善社會氣氛;他認為部分市民對寵物的恐懼源於缺乏相關知識,需教育配套,可先推公園寵物區再擴展至餐廳,避免未來因一單咬傷事件而煞停初心良好的政策。
0 / 255